1907年1月20日,王葆仁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江都区)。父亲王锡山以教书为生,对他薰陶很深。王葆仁自幼体弱多病,但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当他就读扬州中学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经济十分难。1922年,王葆仁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化学系,除依靠半工半读维持学习外,还赡养母亲、接济姐弟;在十分艰辛的条件下,他完成了大学学业。随后,不满20岁的王葆仁从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国内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工作的人寥寥无几,而王葆仁开展的都是当时有机合成的前沿课题——硝基甲烷的合成、格氏试剂化学反应、环己烷螺旋丁内酯等的合成研究。1929年他用英文发表了第一篇研究论文。
1933年,王葆仁以名列榜首的成绩,被录取首届中英庚款官费留学,前往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当他将在国内已完成的5篇论文送交导师索罗普(J. F. Thorpe)时,颇受赞赏,遂免去一切考试和预修课程,直接做博士论文。王葆仁用两年时间完成并通过了论文答辩。
1935年,王葆仁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是化学方面获得英国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同年秋,他应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教授赫尔曼·埃米尔·费雪(Hermann Emil Fischer,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邀请,赴该校任客籍研究员。
1936年王葆仁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并筹建理学院,兼任理学院院长与化学系主任,成为当时同济大学首次担任高级职务的中国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葆仁全家随同济大学内迁,辗转绕道越南,始至云南昆明,后又迁往四川宜宾。1941年,王葆仁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聘请,前往贵州湄潭浙江大学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抗战胜利后,随浙江大学迁回杭州,1947年兼任该校教务长。中国科学院成立后,王葆仁被聘为专门委员,并应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庄长恭所长邀请于1951年调至上海,任有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全国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由曾昭抡和王葆仁担任正、副主任,负责规划、协调全国高分子的科研与生产工作。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建立化学研究所,王葆仁率领有机化学所高分子组全体人员迁到北京,任化学所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一直负责高分子方面的领导与组织工作。
王葆仁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与科研工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64年他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85年中国化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祝贺王葆仁先生从事化学工作六十周年大会”,首都科技界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高分子工作者500余人,济济一堂,盛况空前,表彰了他一生中的杰出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和科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学术组织工作的社会活动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53年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王葆仁从他原来从事的有机化学毅然转入高分子,在我国开拓了高分子化学研究工作,并为之奋斗了30余年。
王葆仁是中国化学会的永久会员。从中国化学会创建初期,直到王葆仁逝世前夕,他始终热爱化学会的事业,积极支持化学会的工作。1982年9月,当他刚刚访美归来,身体已感不适,但仍抱病奔赴南京,参加了“中国化学会五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他对化学会的深厚感情令人感动。1985年8月24日在中国化学会祝贺他从事化学工作60年的大会上,他将晚年疾病缠身、奋力疾书写出的《有机合成反应》稿酬及平日节余,共计一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中国化学会,经研究,化学会用此款设立了“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金”基金,自1986年开始颁奖。王葆仁谢世后,化学会又陆续收到了海内外有关人士对此奖金基金的捐赠,这是王葆仁对发展祖国高分子事业所作的最后贡献,真可谓鞠躬尽瘁,殚精竭虑,为高分子科学献出了毕生精力。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与科研工作,为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