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剑桥学位成二战西欧战场唯 一中国记者
1939年10月,萧乾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前往任教。同时,他继续为《大公报》撰写新闻通讯。在英期间,他与援华会、公谊会、国际笔会伦敦分会和伦敦笔会中心等各种社团往来频繁,先后就中国现代文学、国内抗战以及中国现代化等问题发表了多次演讲。
1940年,伦敦遭到德军轰炸,伦敦街头的房屋、店铺都被炸毁,市民不得不夜夜睡在地下铁道硬邦邦的站台上。然而,萧乾看到的是800万伦敦人在死亡面前的镇定,守秩序,而且依然保持着幽默感,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在《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中,萧乾用日记、通讯以及散文特写的形式,向国内读者报道了英国人民面临民族危难时坚强、乐观和幽默的精神面貌。
1941年,萧乾在东方学院任教期间曾开办过一个短期的训练班,为支援中国抗战的英国公谊会青年补习中文,介绍有关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陆续出版了五本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即《千玄琴》《苦难时代的烛刻》《中国而非华夏》《蚕》《龙须与蓝图》,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与抗日战争,以及英国小说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942年夏天,在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的帮助下,萧乾获得了英国文化委员会颁发的政府奖学金。是年,他辞去了东方学院的教职,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英文系读研究生,主修文学。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年的年度总结报告,还特别提到萧乾的辞职:“他对中国学科的贡献,对中英文化关系的发展做出的努力,其实并不亚于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成就。他的这些努力和成绩,会使我们久久难以忘记他。”
1944年6月,萧乾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奔忙于西欧战场上唯 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弥漫的欧洲战场,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战火纷飞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占领区,进入柏林。他在《大公报》上开辟“话说当今英格兰”的专栏,向国内同胞介绍英国战时生活的各个领域,前5篇分别介绍了伦敦轰炸的情况、二次大战中的科学技术发展、战争中的英国妇女的处境、战时英国教会以及英国家畜的状态。
1945年3月到10月,他先后报道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以及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此期间,他写出了《西欧堡垒观察哨》、《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
笔耕不辍架设东西文化桥梁
1946年6月,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萧乾回到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萧乾担任了《人民中国》的副主编,他以一位文学家特有的感召力和一位资深记者的洞察力写了大量的英文报道,向国际社会宣传新中国建立后的新气象。五十年代,他陆续翻译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例如,《生活在英雄们中间》《莎士比亚故事集》《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好兵帅克》《里柯克讽刺小说选》《培尔·金特》等;与人合译《屠场》《拿破仑》《战争风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等。
1979年8月,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赴美,进行巡回讲学、参加文化团体座谈。萧乾晚年写出了达五十余万字的散文、回忆录,出版了十余种著作,表达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对自己七十年生涯认真的思索。
1998年11月20日,他在北京医院病房里写了一篇《写到不能拿笔的那一天》。在病房里,在连字典都拿不动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将《夜幕降临》的初稿译完。1999年2月11日,萧乾不幸去世。
萧乾一生笔耕不辍,致力于中英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对中国文化的译介改变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陈旧的认识,同时,他将西方文艺作品译介到中国,也启迪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实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