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纬禄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1年11月23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长期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他成功的领导中国第一发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他提出“一弹两用”设想,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出中国固体火箭的研制规律,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
1936年,黄纬禄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入学一年后,正值日本对华侵略,南京中央大学不得不在战火中将学校从南京迁到了重庆。黄纬禄和师生们颠沛流离,自己动手盖校舍,在战乱中刻苦学习,艰难地完成了四年的学业。毕业之后,在老师的引荐下,黄纬禄被分配到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器材厂。由于战乱,黄纬禄的家人四处逃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1年4月,黄纬禄接到了父亲病逝的消息,他虽回家心切,但受战乱的影响,他没能回去参加父亲的葬礼。
父亲的离世对黄纬禄触动很大,国家有难、父亲亡故,他既不能报国也不能尽孝,他想寻找一条可以使祖国变得强盛的道路。黄纬禄认为中国的贫穷落后是技术不先进、工业不发达造成的,为此他有了想到国外学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的想法。
1943年,也就是黄纬禄工作了三年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一个到英国工厂实习的机会。然而那时的出国并没有现在这么简单。
中英两国相隔万里,当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本没有直航的飞机。黄纬禄和同行的同学商量后决定先从重庆飞到印度的加尔各达,之后再做筹划。但是印度的情况也不好,他们后来又辗转到孟买,在印度耽误了6个月才坐上了开往英国的商船。
海路依然充满了艰险,他们必须要经过位于地中海中心的意大利,而那时意大利还在德军的控制范围内。因此商船必须靠军舰护航才能出行。商船给每位乘客都配备了救生衣,衣上别着特制的手电筒。一旦遇到敌机轰炸等紧急情况,乘客就可以穿着救生衣跳入海中逃生,夜晚打开手电筒指示救援人员发现自己。有一天,护航舰的声呐系统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亮点,舰队立刻警觉了起来:“是德国人的潜艇”。所有人都迅速穿好了救生衣跑到甲板上观望。此时,护卫舰已经侦查到了潜艇的具体位置,投放了深水炸弹。只听到一声模糊和沉闷的爆炸声,那颗炸弹成功炸毁了德国人的潜艇。黄纬禄他们侥幸逃过一劫。就这样又走了两个月他们才到达了英国的港口城市利物浦,船一靠岸,英国工业协会就派人到港口接上了他们,将他们按专业安排在了各个工厂。他先到伦敦标准电话电缆公司实习,一年后转到马可尼无线电公司,
1944年6月的清晨,一枚“嗡嗡”怪叫的V-1导弹飞向伦敦市郊。黄纬禄正在上班的路上,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声,黄纬禄的心猛的一颤,那个方向似乎是自己所在的实习工厂。半个小时后,当他匆匆来到工厂时,熟悉的车间已经变成了一堆冒烟的瓦砾,炸弹在车间办公室五六米处爆炸,而那个办公室正是黄纬禄平时上班的地方。
办公室里的五位工作人员当场被炸死四人,另一位也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因为伤势过重丧命了。因为工厂规定实习生早上比正式员工晚半个小时上班,黄纬禄才得以保住了性命。几次亲历战争,黄纬禄开始对导弹产生了兴趣,他想,一个14吨重的东西居然能够飞过英吉利海峡,并且产生这么大的杀伤力,真是不可想象。后来,英国的特工搞到了一枚货真价实的V-2导弹,政府把它放在了博物馆,供人参观。黄纬禄没有错过这个机会,立即到博物馆中参观。
黄纬禄一边听讲解员讲解一边回忆自己学过的电机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他围着导弹转了一圈又一圈,久久的伫立在那里,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这个令世人惊恐的东西。突然,黄纬禄的脑中闪现出了一个念头,要是自己的祖国也能制造出这样的导弹,日本就不敢再侵略我们了!从这一天起,学习无线电专业的黄纬禄,在内心深处播撒下了研制中国导弹的种子。
1945年又考上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无线电系,攻读研究生。1947年9月,黄纬禄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本来,他可以留在待遇丰厚的英国。但他心里清楚,刚被日本践踏过的祖国,积弱积贫,内乱频起,民不聊生,急需他这样的科技知识分子回去做点事情。更何况,他当年出国,就是为了回国。“科学救国”,既是他从小的志向,也是他生命的职责。所以1947年10月,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国。此后,黄纬禄将自己的全部交给了导弹事业,为此不惜倾注了毕生心血。晚年时,黄纬禄始终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2011年11月23日,黄纬禄在北京因病逝世,时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