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昌英(1894年10月11日-1973年4月28日),字兰子、兰紫,笔名杨袁昌英、昌英、袁美等,湖南醴陵人,近代女作家、教育家、戏作家及翻译家。与苏雪林、凌叔华合称为“珞珈三女杰”。她以现代主义重新创作的剧作《孔雀东南飞》,散文《游新都后的感想》和《再游新都的感想》开创了中国女作家的创作先河。她也是一名外国文学研究家,艺术史家。
袁昌英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袁家普(雪庵),早年留学日本,曾出任过山东、云南等省财政厅长,是一位理财专家,一位清廉“儒吏”;而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先后生育四个女儿,昌英居长,然而三个妹妹都不幸先后夭折,昌英成了家中的“独生女儿”。在旧中国“男尊女卑”是一把无形的杀人刀,不知压抑、戕害和扼杀过多少善良妇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口无影无形的“黑锅”便不由分说地由母亲背着了,她在亲戚邻里的“白眼”和耻笑声中忍辱负重过活,郁郁寡欢,默默离开人世。母亲的逝去,给女儿袁昌英以强烈刺激,在她的心中划下一道永难愈合的创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要奋发自重、自强有为,“要为妇女争光”。
父亲雪庵对小昌英十分喜爱,把她当男孩儿养育,从六岁起就让她进私塾,十年寒窗苦读为她的古汉语打下了坚实基础。辛亥革命期间,雪庵先生受其革命热情感染,毅然决定“出山”,来到上海,加入革命活动行列。小昌英随父去“见世面”,便结束了私塾学习,来到上海进入一所教会学校——中西女塾,开始接受以英语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接触西方文化,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观念为之更新。在这所洋学堂经五年学习生活,对西方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她也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
民国初年,国内有志青年纷纷出国留学,袁昌英要认真学习本领,“巾帼不让须眉”,将来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1916年她在父亲的支持与安排下远渡重洋,自费到欧洲留学,只身来到英国,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进入大学预科学习。
经过一年刻苦努力的“预科”学习之后,袁昌英考取了苏格兰最高学府——爱丁堡大学文学院,学习英国文学。在英国留学期间,袁昌英认识了中国留学生杨端六、周鲠生、李四光、皮宗石、陈源(他们后来都成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名教授)等人。其中,杨端六(1885-1966,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与宋教仁、马君武、李四光同学,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入冈山大学学经济,学习异常勤奋,善于独立思考,才思敏捷,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才华出众、闻名遐迩。袁雪庵先生赏识小老乡“门生”杨端六的才气,女儿昌英亦很敬佩端六哥,他们“异国遇乡邻”,更觉分外亲切。经过四年多的交往,袁昌英女士和杨端六先生在伦敦按照“绅士、淑女”模式举行了订婚仪式,二人约定完成学业后回国结婚。
袁昌英留学期间并没有因为恋爱而影响学业,反而更加勤奋刻苦,她以惊人的毅力如饥似渴地学习,孜孜不倦,她不仅在英国文学领域取得精湛造诣,还专门选修了特别喜爱的一门外语——法文,与英语互相映照学习,且日益精进。1921年袁昌英以出色成绩完成预科学业后,又以四年时间完成五、六年学业: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课程学习,并以顽强毅力完成研究生学位课程和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那时,在欧洲的中国女留学生为数甚少,获得硕士学位者更是寥若晨星。英国路透社还发了新闻专稿,报道袁昌英出色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的事迹,中国报纸也纷纷转载。女留学生袁昌英一时间传为佳话,在当时社会上遐迩闻名。
1928年,袁昌英完成学业归国,回到上海,受聘在胡适任校长的《中国公学》担任教授,讲授《莎士比亚》和《法文》,教学工作余暇,她把多年酝酿的大作《孔雀东南飞》进行了最后结稿并出版发行,各大报刊纷纷评介,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影响。此时杨端六亦受胡适聘请为中国公学的兼职教授,讲授《经济学》和《会计学》。国立武汉大学创办后,杨端六、袁昌英的留英同学王世杰担任首任校长(1929-1933),旋即聘请他们夫妇二人到武大任教。1937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出版首部散文集《山居散墨》。
前排左起:杨端六、袁昌英夫妇、小儿子杨弘远;后排左起:堂侄杨叔湘、女儿杨静远、侄女杨宜福、杨安祥姐妹
1957年,五月一月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上公布开展全党整风运动的档,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俗称三害,六月八日把“整风运动”改变成“反右斗争”。反右运动中袁昌英被划为右派。由此被撤销教职,下放到校图书馆劳动改造;在遭批判的同时又被追究三青团和国大代表的历史问题。
1979年秋,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委员会为袁昌英落实政策,改正错划右派;武汉市人民法院也撤销了1958年所做“历史反革命”的错误判决。从此袁昌英的“错划右派问题”、“历史反革命问题”得以彻底平反!她的名誉得以真正恢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节期间,武汉大学长沙校友会部份代表,承载着武汉大学校友的怀念与敬仰之情,从长沙来到醴陵骆家坳落凤坡袁昌英女士墓前默哀凭吊:一代民国才女、敬爱的珞珈女杰袁昌英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