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一个温馨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舅舅是大学教授。然而,生活在内忧外患的乱世,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无法摆脱那挥之不去的阴霾和苦难。国家蒙难,民何以安?出生不到一年,他就随家人开始了逃难生涯。从南京到武汉,从武汉到宜昌,从宜昌到宜昌乡下,从宜昌乡下再到重庆,后来又从重庆回到南京,饱受10多年流离之苦的刘永坦自懂事起就对国难深有体会。“永坦”不仅是家人对他人生平安顺遂最好的祝愿,也是对国家命运最深的企盼。
1978年8月,正在松花江边抗洪修堤的刘永坦接到参加出国留学人员选拔考试的通知。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机会,标准很高,而功底深厚的刘永坦考中了。半年外语强化培训后,1979年,刘永坦作为公派访问学者来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进修,师从著名国际雷达权威谢尔曼教授。
英国是雷达技术发源地。世界第一台实用雷达1935年由英国人发明,1936年出生的刘永坦后来常常笑称自己与雷达同龄。“改革开放对我有非常深的影响,出国后就想,落后这么多怎么办?要拼命赶上去!”看到英国的先进,刘永坦开启了他不服输的逆袭之旅。
他以实验室为家,呕心沥血拼搏一年多后,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有效结合,完成了高精度信号处理器的研制工作,成功解决了当时英国实时海态测量中的一大难题。正是这次科研,让刘永坦获得了灵感,与新体制雷达结缘。
刘永坦在实验室(资料照片)刘永坦的非凡才华得到高度认可,谢尔曼教授评价道:“由刘永坦完成的信号处理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贡献是独创性的。”学习期满,伯明翰大学授予他名誉研究员称号,并以优越待遇聘请他留校工作。刘永坦婉言谢绝,于1981年踏上了回国的班机。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永坦,发动身边的人与他一起干。很多人心里没底,只有刘永坦信心十足:“根据我们现在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和我们掌握的技术,只要努力,我认为完全能实现。”紧接着的一句话就不那么鼓舞人心了:“但肯定也很艰苦,因为前人没做过。”
这是一场从零起步的具有开拓性的攻坚战,一场不知胜负与“停战”日期的持久战。接下来的战斗更加艰苦卓绝,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刘永坦主持的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硕果,许多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刘永坦在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有着一定层次的造诣,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1月,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11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电台干扰及大气噪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刘永坦在九十年代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即ISAR)重大研究项目,发展了运动补偿理论,并针对大带宽信号与系统提出了新的补偿理论;率领攻关团队与航天工业总公司的有关研究所联合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实验ISAR,为中国ISA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该项目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刘永坦成功研制出中国唯 一具备全天时、全天候、超视距、海空兼容对海探测能力的雷达装备。刘永坦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11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电台干扰及大气噪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先后到瑞士、意大利、英国、日本、美国等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96年担任中国国际雷达会议名誉顾问,他还到英、法、美、德、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国进行考查访问或学术交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投身教育科研事业60周年的刘永坦始终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他始终坚守初心,一直践行着身为知识分子的强国梦想和爱国情怀,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等一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我国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