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学徒工到外交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杨洁篪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北京西路、温州路一带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这个书香气息很浓的名字据说还有一段趣闻。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虎年,按照传统的说法,属虎之人性猛,杨父在其“虎”字头上加一个“竹”字,意在让其“刚柔相济”。而杨洁篪的弟弟杨洁勉属兔,家人觉得兔性太软,所以旁边加了个“力”,使之刚性一些。杨洁勉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在美国问题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日后,这对上海出生的杨氏兄弟选择直接或间接地投身中国外交事业,可谓志趣一致。
正当杨洁篪准备向高中进发时,“文革”浩劫猝然降临。狂热的浊流冲决神州大地上的一切正常秩序。工厂停工,学校罢课,派仗、武斗,标语、游行,杨洁篪在迷惘中度过了百无聊赖、无所适从的两载寒暑。1968年冬,当毛主席向全国大小城镇的知识青年扬起巨手,红旗漫卷的繁华都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吹响上山下乡号角的时候,杨洁篪侥幸地躲过了这场“红色风暴”,悄然来到上海浦江电表厂,成了一名小小的学徒工。
不久,加拿大与中国建交,以及后来尼克松访华引发了一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建交高潮。面对外事部门由于“文革”而出现的青黄不接的局面,周恩来决定恢复派留学生到海外深造。于是,调集外语学校的学生至外交部以培养翻译人才。1973年,小青工杨洁篪有幸成为“文革”开始后外派的首批留学生赴国外深造——一同被选拔至英国公费留学的还有周文重(现任驻美大使)、龙永图(后任外经贸部副部长)、陈姗姗(陈毅的女儿,王光亚夫人,曾任驻爱沙尼亚大使)、乐爱妹(后任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等人。乐爱妹是位上海姑娘,后来成为杨清篪的夫人。
杨洁篪先入伊林学院学习,后来到巴斯大学进修,最后来到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简称伦敦经济学院)留学。
经过两年学习,1975年6月,杨洁篪从伦敦回国进入外交部翻译室,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外交部翻译室人才荟萃,号称中国译事界的“国家队”。杨洁篪在翻译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为以后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7年,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出任驻华联络处主任,被批准前往还没有开放的西藏参观。此行杨洁篪全程担任翻译,为此与老布什一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他后来出使美国奠定基础。
2002年10月,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期间,杨洁篪又依靠与布什家族良好的关系,促成了小布什邀请江泽民到其得克萨斯农场私宴,开创了在任美国总统为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元首举行家庭宴会的先例。
外交路上的一次次升迁
才干加上勤奋,又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杨洁篪很快就得到长期负责美国事务的中国老牌外交官章文晋和帏叙的赏识。1983年,年近古稀的章文晋出任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篪、乐爱妹夫妇随章文晋夫妇一起飞往华盛顿。
回国后,杨洁篪调任外交部美大司参赞兼美国处处长。正式主管对美工作。在突破美国“六四”对中国的制裁问题上,杨洁篪再次显示了自己的才干,并受到了当时外长钱其琛的欣赏。不久,杨洁篪先后任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长、驻美大使馆公使、外交部部长助理。1998年,他成为外交部四十六年中除王海容外提拔的最年轻的副外长。
200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授予杨洁篪大使“年度杰出外交官”的称号,以表彰“杨洁篪在(中国)外交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在华盛顿为拓宽和加强中美关系所付出的努力”。当时世界事务委员会全票通过了对杨大使的提名。次年,杨洁篪又调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2007年4月27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表决通过任命杨洁篪为新中国第十任外交部长。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开始在北京建立美国联络处时,杨洁篪担任翻译。当时,老布什曾给杨洁篪起了一个外号:Tiger Yang(“老虎杨”)。可能就是由这个“篪”字下半部分是“虎”而得名的。
无疑,杨洁篪是中国新生代外交官的代表。在几十年的外交官生涯中,杨洁篪在外交部创下了好几项纪录:1998年,年仅48岁的他成为当时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2001年2月,他接替李肇星出任我国第七任驻美大使,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大使;现在,他成了第一位存共和国成立后出生的外交部长。
杨洁篪曾抒发了自己三十余年外交生涯的深刻感受,“外交官反应要快,但主要是要有后天的勤奋:外交工作实践性很强,要经过许多考验。你要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做有心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