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继裁员风波之后,曾经在国内风光无限的三菱汽车又传出了即将在中国停产的消息。
在10月24日晚间,广汽集团发布公告,正式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同时三菱汽车在中国的生产也将终止。三菱汽车也成为继讴歌和铃木之后,又一退出中国市场的日系汽车品牌。

三菱汽车是日本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之一,大部分人对三菱这个日本品牌都耳熟能详,如今要退出中国市场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疑惑。
我们不妨借此机会来了解一番三菱汽车的发展史。

01 “三菱”的由来
其实日本三菱不仅仅是汽车品牌,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团,三菱集团(Mitsubishi Group)是由原先日本三菱财阀解体后的公司共同组成的一个松散的实体。
而三菱汽车则隶属于日本三菱集团,1970年从三菱重工独立后又于2004年回归三菱集团。最初以“MMC三菱汽车”作为品牌的商标,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使用 “MITSUBISHI MOTORS”的商标。

在目前的一线日系车厂中,三菱的规模应该算是中游位置,但却拥有日系车厂中最悠久的造车历史。
三菱(ミツビシ)的标志是岩崎家族的家族标志「三段菱」和土佐藩主山内家族的家族标志“三柏菱”的结合,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三菱标志,于明治43年(1910年)以现在的形式用于三菱合资公司的英文版营业指南书上。
三菱汽车标志则原为九十九商会的船旗志,这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家轮船公司,许多三菱公司都是以该公司发展起来的。

02 从造船到造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争带动了海陆空移动工具的发展,三菱也借此机会发展技术。
1917年,三菱将主力业务的造船业独立出去,“三菱造船”开始试行运营,开展了以造船为主的多元化的运营策略。
同年,三菱造船成功打造了一款搭载内燃机动力系统的四轮汽车“三菱A型”。
三菱A型可以说三菱汽车的发足点,它采用全手工打造,整个设计参照了Fiat Zero和Fiat 3,而充当动力的引擎则是由同为三菱合资子社的三菱内燃机(后来改名为三菱名航)负责制造。
即使设计并非日本原创,但依然改变不了它既是日本的第一台全国产汽车,同时又是日本第一号量产型汽车的事实。
三菱在成功制造了第一款汽车后并没有继续发展它的汽车制造业。即使说一战只为亚洲的汽车业埋下种子而已,时机尚未成熟。

参考一大的经验,飞行工具的运用更受重视,而负责三菱A型动力部分的三菱内燃机原本就是设立为专门针对飞机研发内燃机的公司,三菱没有继续从事民用汽车的开发也就是因为发展的方针上得偏重。
二战时期三菱多投入资本在军用飞机上,在1932年汽车工业上唯一值得提及的是推出首部大型巴士时以扶桑(Fuso)为系列,这是扶桑商用车辆系列的开始。

03 三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
在1950年,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被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西日本重工业有限公司、中日本重工业有限公司和东日本重工业有限公司。其中,汽车制造业务被纳入中日本重工业有限公司的管辖。这标志着三菱重新进入了汽车业务领域。
在同年的九月,三菱开始了一项新的业务,即开始组装并销售美国汽车“Henry J”。这款车是由美国Kaiser汽车公司推出的,三菱从该公司引进零部件,并在本地进行组装和销售。

到了1953年,三菱又接手了Willys品牌的吉普车生产和销售业务。虽然三菱在战前就已经掌握了汽车制造技术,但在战后的十年里,他们并没有推出自家的汽车产品。这使得三菱在战后的汽车市场竞争中落后于其他日本汽车厂商。
然而,在1955年,日本政府推行了一项名为“国民车政策”的政策,以低成本制造汽车为主要目标,以此来推动汽车的普及。
1958年,由巴鲁推出的Subaru 360成为了这项政策的开端,价格低廉的微型和小型车迅速赢得了市民的喜爱。这为三菱提供了一个转机。

最终,在1964年,三菱的三家分公司重新合并,并正式更名为三菱重工业。
到了1970年,为了与克莱斯勒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三菱将其汽车部门独立出来,从而正式成立了三菱汽车公司。
04 进军中国市场出现的问题
三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后,技术移转生产汽车技术与台湾中华汽车。
在1983年,三菱汽车就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了东风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开始在中国生产和销售三菱汽车。当时,三菱汽车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菱汽车在1997年又与广州汽车集团合资成立了广州三菱汽车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多款热销的产品,如帕杰罗、翼神、欧蓝德、劲炫等,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三菱汽车也积极参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服务。
但早在2000年三菱就出现过安全问题,三菱刻意隐瞒汽车的缺陷,隐瞒车主而不召回检修,(ja:三菱リコール隠し,俗称:三菱之耻) 造成大卡车车轮脱落使女性和儿童行人死亡。三菱汽车主管被起诉后,引爆多家日本车厂也有隐瞒故障未召回的丑闻,日本车厂当时出现许多召回检修的案例,包括丰田汽车的主管也被日本检方起诉。
在2016年,三菱汽车因为油耗造假而召回了近50万辆欧蓝德和劲炫;在2019年,三菱汽车因为制动系统故障而召回了近20万辆翼神等 。
这些质量问题严重损害了三菱汽车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和形象。其次,三菱汽车在产品结构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主要依靠其SUV产品来占据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其他细分市场的开发和创新。
例如,在轿车市场上,三菱汽车只有翼神一款产品,在中高端轿车市场上则完全没有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三菱汽车也没有推出任何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和喜好的产品 。
这些产品结构问题使得三菱汽车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尽管问题重重,但三菱汽车并没有及时地调整其在华战略和布局,反而陷入了自我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
三菱汽车在华销量从2010年的25万辆下降到2022年的不足5万辆 ,市场份额也从3%降到了不到1%。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日渐式微,甚至被一些新兴的汽车品牌所超越。
这也是导致三菱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至于三菱退出中国市场这件事本身,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私信星球酱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