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从复旦大学 到 MIT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博士全奖 的申请小结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我的申请小结——————
基本情况:
✦学校:复旦大学
✦绩点:3.87/4.0(major), 、Ranking: 4/110
✦托福:110(L29+S23+R30+W28)
✦GRE:V159+Q169+AW4.0, GREsub-Physics 970 (92%)
✦科研经历:1.Cosimo Bambi’s gravity group,一个课题,无文章;2.Caltech 官方暑研项目 (SURF) ==> one first-author paper (published in ApJ)
✦海外经历:大三上学期 UC-Berkeley 交流 (UC Education Abroad Program)
✦推荐信(全科研):复旦大老板,Caltech大老板、小老板(postdoc,非常强),MIT 合作者
录取情况:
-Offer (12): MIT Physics (interviewed), Stanford Physics, Caltech Physics, UChicago Astronomy, Columbia Physics, UCSB Physics, Cornell Astronomy, UIUC Astronomy (interviewed), Penn State Astronomy, Ohio State Astronomy, Colorado-Boulder Astronomy, CMU Physics
-Rej (4): Harvard Astronomy, UMichigan Astronomy, UT-Austin Astronomy, Wisconsin-Madison Astronomy
-Waitlist (1): Maryland Astronomy (interviewed)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不管你有多讨厌大学的GPA制度和peer pressure,大一都是需要为GPA打拼的时间。但因为课程都还停留在introductory level,你依旧有很多业余生活的时间可以享受美妙的大学生活,多去交朋友吧,多去玩耍。
✤大二:发现兴趣点、能量满满的夏季
还不知道大学毕业要做什么?放宽心罢,这再正常不过了!多尝试,literally anything that seems interesting for you!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大二上学期之前我是想毕业后转金工的,因为小时候有个出于金牛座守财奴本性的资本主义白领梦……在这里要感恩大二下学期上的金融工程导论课,因为它深深地让我意识到这完全不是我想做/适合做的事。复旦物理的强势是凝聚态方向,想着可以尝试一下进实验室了,就“约见”了一个教授谈我的进组意向,结果被拒了……万念俱灰、迷茫无助之时,看到Cosimo Bambi组急需三名本科生的消息,于是头很铁地毛遂自荐去了,在经过学长几个月的指导和考察后,就算是跳进了这个之前毫无了解的天体物理学领域。我以前从未想过将来可能会成为“天体物理学家”,但是在第一次看到GX 339-4 (我的本命黑洞)的 X-ray 图像,突然觉得这真浪漫啊——光子不远万里穿越“空空”的宇宙落在人类造的望远镜里,供我们研究那颗黑洞。所以啊,只有去大胆尝试一切你觉得感兴趣的事情,这是不是你喜欢或适合做的事,高下立判。
出国意向明确可以早点考GRE,大三想出国交流的话要考第一次TOEFL(TOEFL有效期两年,申请时极大可能作废)。
✤大三:祝愿你有硕果累累的秋季
一学期有机会可以选择出国交流。因为本科的一些课程确实比复旦的“水”,可大胆挑战想转的方向 or 研究生课程。和任课老师保持良好关系,他们在你找暑研或选项目的时候都可以提供专业、有见解的建议。另一学期抓紧做校内的课题,争取出文章 / 在会议上展示的机会,找暑研。
✤大三-大四的暑假:暑研,TOEFL、GRE
✤大四上:一切都快要尘埃落定的冬日?
选校选项目 + 确定推荐人、(套瓷)、(TOEFL/GRE)、写文书、网申。下面我们慢漫说罢~
Ph.D.申请中各要素的重要程度
科研经历(不一定是科研成果) = 推荐信 > GPA > 文书 > “匹配程度” > TOEFL/GRE
这种排序不是死的,重要的是其指导意义:在GPA最好还不错的前提下,着重科研,然后推荐信、文书的素材就水到渠成,ETS考试差不多就行了。
Tips on research
我绝对算不上这一届科研大佬,但在科研这条小路上,也有些感悟(鸡汤?)可以分享。
✤科研经历绝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有文章固然是好事,但不要盲目追求。重要的是多读文献多思考多交流,这样能产生自己的理解,也会有新的好奇、新的想法,这些在套瓷/写文书的时候都非常重要。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慌张、保持乐观,自己能想办法解决或者通过与老板、合作者的沟通后得以解决都会成为good story ==> 文书/面试时超棒的素材。我仅有的三场面试中就都被问到了“What’s your biggest difficulty in your research, and how did you overcome it?” 科研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推荐信
✤推荐人又牛、推荐又强当然是最好的,但首先保证是强推 (大牛的推荐信价值很高是因为他们说的话很有分量)
科研向推荐信优先(每次上课做第一排、善于问问题、最后考试考得很好……so what?这是一个grad student的基本素养、很难成为加分项)
✤按所申学校定制推荐人:本科/grad school 校友?postdoc时待过?有合作者?杀鸡用牛刀(提交推荐信不仅仅是上传一份 pdf 那么简单,还包括一份或长或短的问卷,给大牛教授20份要提交的推荐信可能有点太麻烦人家了……)?
✤我的反省:跟暑研大老板的交流太少了(两次presentation和几次午饭)导致拿她的推荐信很忐忑,别重蹈我的覆辙orz。理论上来说,无论大老板忙不忙,都每周写weekly report抄送给他/她,基本不会被回复,但至少“活跃”在他/她的记忆里。
匹配程度
✤Do your homework:每个学校都有强势的方向/某个方向的大牛,专排远不能反映
✤套瓷
1)提前注册、浏览网申页面,有些学校会问有没有提前联系过教授,这种情况可以重点套瓷。
2)Be genuine and relax if you don’t have time for it……就是说不要套路人家教授,也不要当成一个大负担。我套了20+教授,基本都会回复,但回复内容基本是:回答了我提的问题 + 鼓励申请 + “我们学校是 committee 制”(也就是“我说话没用”)。真正起到一点作用的可能只有一所哥大。
✤在文书中表白
一般放在最后一段,点教授(这样他们可能拿到你的材料并产生兴趣、向committee夸奖你)。
跟ETS战斗的tips
✤GRE:分享自己的经历,放弃所有单词书,GRE在十天内恶补(狂刷机经、发现高频词其实<<3,000),verbal成绩从147到159!
✤TOEFL口语重点练习,写作the more the better
✤GRE Physics:就一条,早点报名吧!大陆每年十月才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去东南亚考……
有上海新东方杨浦中心的指导和陪伴,这一切其实没有那么难
具体新东方前途出国能为你做啥?在许多时间节点提醒你该做什么+提供超有营养的内部指导和资料+套磁指导+过来人对各个学校项目的看法+专业的文书的头脑风暴、初稿到修改定稿到润色+签证指导等等(超高效回复~)。
新东方真的是申请战壕里的战友!是大大的安心感!非常感谢刘玉莹老师给我推荐的选校老师、文案老师,真的特别体贴和细心,我这个马大哈也算安心和顺利的度过申请中遇到的各个问题啦~ 再次再次感谢新东方的高端理工组的陪伴~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研究生
- 擅长方案:
- 出国留学规划,申请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