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化观察 | 10月亚太和北美的语法有新意吗?-新东方前途出国

留学顾问林蓓蓓

林蓓蓓

美国部主管

温州
  • 学历背景:美国探校
  • 客户评价:专业度高
  • 录取成果:优秀院校
从业年限
5-7
帮助人数
1004
平均响应
15分钟

顾问服务

1对1定制 · 专业服务 · 官网保障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林蓓蓓>日志>标化观察 | 10月亚太和北美的语法有新意吗?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林蓓蓓

    林蓓蓓

    美国部主管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温州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林蓓蓓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人正在咨询
      向TA咨询95%用户选择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标化观察 | 10月亚太和北美的语法有新意吗?

      • 本科
      • 留学考试
      2019-10-06

      林蓓蓓美国中学,本科,研究生温州

      从业年限
      5-7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向我咨询留学申请方案 咨询我

      这是自2016年3月新 SAT改革以来已知的第 46套和第47套试卷form。不数还没那么惊人,仔细一数,这几年我们也算是伴随SAT一步一步成长起来。预计今年底还会新增3套试卷,到50套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搞个庆功?

      我们总埋怨CB使用旧题,可是你想想一个仅仅有4年历史的考试,给了你50套题,你有什么资格责备CB的诚意和速度呢?尤其是对比TOEFL,改革了15年的TOEFL到现在不也才有 62套TPO么。

      不是CB出题慢,是你太能祸害练习题,以及“你国“人民太疯狂。


      亚太和北美难度比较


      这次亚太的 语法部分整体比北美要简单一些。这种简单,既体现在文本流畅话题相对更加友好,也体现在出题中规中矩,考点明显。

      亚太考试中的Flores’s Yo-Yo是2008年 ACT就考过的话题,如果后期刷过ACT-65D这套试题的留学党,见到第一文章不知道得有多亲切。第三篇文章ecotourism也是2018年在ACT最后一次笔试中我亲身经历的话题。不知道是这两个考试之间的默契,还是米国人民对于能写在试卷上的话题有着严格的政治标准,两个考试已经多次出现话题重复,虽然这并不能保证同学们一定能做对题目,但是看到话题类似还是会让整体考试更为舒适一些。

      而北美考试这次难度相对较大,和一些同学进行深入沟通后发现,难度主要来自于出题点怪异。比如这次北美考察了the way引导方式状语从句和其他方式状语做比较的问题,同时全文主旨题、段落主旨题较多,很多同学都疲于奔命的回看上下文,略显疲劳。

      北美的题目这次还有一个特点是出题点密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最后三道题目(42-44题),竟然集中在一个SVO中,一个是这个句子中的错误,一个是这个句子句末插入哪个信息支持全段主旨,一个是这个句子后插入哪个信息可以总结全文。这三连击发生在一个句子附近,可谓是心累成筛子。

      但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两场考试完全没有新的语法知识点,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总有一些同学有幻觉,这个我没学过啊。比如有一位同学问我说,老师consider XXX for example是完整句吗?我觉得吧……OG都没做透就真的是GG了。


      考题有什么新趋势吗?



      从这两套题目来看,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首先,语法的句子越写越长,插入语等复杂语法现象越来越多。这可能是在语法知识点本身已经考尽的情况下增加难度的一种方式。

      比如,下面这个句子是2019年10月亚太第四篇文章中的句子:

      Episodes of the podcast offered by the storytelling group The Moth, which relate such events as a writer’s solo dogsled trek across Arctic America and a doctor’s struggle to save the life of Mother Teresa, are delivered by engaging storytellers who connect with their audiences through verbal cues.


      这道题目虽然只考查了一个时态问题相对简单。但是句中多处被动语态、后置定语、两个定语从句、一个大平行,可以说句法复杂度较高。

      再看上句紧接着的下一句话,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audio program of all time Orson Welles’s 1938 radio broadcast The War of the Worlds, relied on varied pacing, with interruptions and meaningful silences, to generate a sense of urgency.

      这句话考察了标点,但考生需要能看出谓语动词在relied上,所以从Orson….worlds要做非限定性同位语。而且有插入语with….silences干扰,让这个句子也是很恶心。

      其实这道题难一点还可以考察限定性同位语和非限定性同位语,那样估计考生就更懵逼了。因为前面说的是the most famous audio program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所以后面的同位语倾向于用非限定性,因此如果把线划到relied之前,可能难度就要更升一级。

      北美的卷子也有类似的情况,一句话可能会写好几行。但是大家会发现,语法的句子只是长,语法现象多,但词汇不难,所以慢慢仔细读都能分析清楚。所以速度训练很重要。


      第二个感受是我们要越来越重视对于语法文章的语法层次精读,并以此为范本提录取梦校生对于语法现象的意识。

      我举两个例子:

      第18题后有这样一句话

      Albacore tuna, fish that warm only certain body parts,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in shallow water, where they rely on solar heat for warmth.

      这句话虽然只考查了一个句子合并题,但是我们的教学深度不能停步于此。我会给学生抛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这里的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是非限定的?
      (2) 为什么fish这个名词前面没有加a和the,名词前不应该有冠词吗?
      (3)为什么是their time,前面哪个单词是复数?


      这样这句话才算处理干净。

      再比如, 17题后面有这样一句话

      Second, heat loss is minimiz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opah’s gills: they are insulated by a thick layer of fat and contain a net of interleaved blood vessels that is not found in the gills of other fish and that retains heat as the blood absorbs oxygen from seawater.

      这句话虽然一道题也没有考察,但是有两处引起了我的好奇:

      (1) 为什么that前面是vessels,而that后面用了is……and that retains……
      (2) 为什么后面的定语从句要分开写,写成了that is XXXX and that retains XXX?和在一起写不可以吗?


      SAT语法文章可以说是标准书面语的超级典范。我们应把这些都做为教学素材,才算不浪费CB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且只有这样的深挖,才能防患于未然,防止未来新知识点出现的时候学生抓瞎。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福香港,Please write down, “Hong Kong, China."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林蓓蓓

      从业年限
      5-7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林蓓蓓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林蓓蓓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