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三原则,请务必告诉孩子
1.不用委屈自己的方式,去讨好不属于你的圈子
微博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的故事。
上学时,为了得到其他同学的接纳和喜欢,他总是不断迎合他们的喜好,甚至牺牲自己的兴趣和意愿。
有一次,他明明不喜欢参与一个游戏,但因为其他同学都喜欢,他便勉强自己参加。
然而,因为他玩得不熟练,拖了团队的后腿,遭到同学的嫌弃,谁都不愿意和他一组。
他感到更加孤独和失落。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
“不要因为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最终你会发现,牺牲自尊换来的东西,一点都不值得。”
孩子,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而疏远你,因此你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
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友谊。
2.被讨厌无需悲,与相互喜欢的人交朋友
邻居家的哥哥性格独特,喜欢研究各种昆虫,这样的爱好让他显得有些“另类”。
不少孩子常常因为他的特殊爱好而嘲笑他,甚至讨厌他。
然而,哥哥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
他在学校里找到另外一个对昆虫感兴趣的校友。
闲暇时间他俩会约好去寻找昆虫,分享彼此的新发现。
尽管他俩并不受大部分同学欢迎,但在这段珍贵的友谊中,他们找到了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还有一句话:“真正的自由,是有被讨厌的勇气。”
孩子,被讨厌也无需悲伤,你要敢于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和疏远,坚持与真正喜欢自己的朋友交往。
你会收获更加真挚和深厚的友谊,人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3.朋友无需多,真朋友两三个足矣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男主人公阿甘天生智力低下,身体也有缺陷,同龄的孩子嘲笑、戏弄他。
好在他拥有两段真挚的友谊。
小时候,珍妮成为了他一个朋友,她不仅主动和阿甘一起玩耍,还在他受欺负时给予鼓励。
成年后,珍妮依旧关心阿甘,即便自己身处困境,也始终牵挂着他。
阿甘与布巴在军队中结下的深厚友谊更是令人动容,他们约定战后一起捕虾。
虽然布巴在战争中牺牲,但阿甘始终铭记这份友情。
退役后他独自前往布巴的家乡,完成他们的约定。
阿甘朋友不多,但珍妮和布巴是他的真朋友,都是能够在他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
他们给予阿甘的温暖和支持,成为了他前行路上最大的动力。
正如古人所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孩子,真正的朋友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因此,无需追求过多的朋友,只要有几个能够彼此理解、支持和陪伴的真朋友,就已经足够。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说:
“同伴友谊对孩子的影响力很大,有些时候甚至会超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交流,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有时候一些新的想法、观念或者行为方式,就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传播开来的。
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又非常深远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但是得告知孩子远离危害身心健康的“毒朋友”,假友谊的小船就应该说翻就翻。
在孩子交朋友这个方面,何妨做“势利”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