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简介
生卒年:1905年6月21日 – 1980年4月15日
国籍:法国
主要领域:哲学、文学、政治
萨特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e)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人的自由、责任和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认为人必须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定义自我。除了哲学,他还创作了大量小说、戏剧和评论,并因“拒绝一切官方荣誉”而闻名(包括拒绝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
哲学派别
1.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e)
- 核心观点:人没有预设的本质,而是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塑造自我。
- 代表著作:《存在与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 1943)。
2. 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结合
- 后期萨特试图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强调社会历史条件对个人自由的影响。
- 代表著作:《辩证理性批判》(Critique de la raison dialectique, 1960)。
3. 无神论存在主义
- 萨特否认上帝的存在,认为人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没有外在的救赎或标准。
名人名言及法语原文
1. “人是自由的,人注定自由。”(L'homme est condamné à être libre.)
- 出自《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 1945)。
2. “他人即地狱。”(L'enfer, c'est les autres.)
- 出自戏剧《禁闭》(Huis Clos, 1944),指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与束缚。
3. “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
- 存在主义的核心命题,强调人先存在,后通过行动定义自己。
4. “我们是我们选择的总和。”(Nous sommes nos choix.)
- 强调个人责任,人的价值由自己的行动决定。
5. “生命从绝望的另一面开始。”(La vie commence de l'autre côté du désespoir.)
- 出自小说《恶心》(La Nausée, 1938),表达面对荒诞后的觉醒。
影响与遗产
萨特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哲学、文学、心理学和政治运动。他与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共同推动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发展。尽管争议不断,但他对自由与责任的探讨至今仍具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