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申请时间框架
赴美攻读硕士学位的申请通常需要提前一年准备。这个过程包括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申请材料的准备、申请的提交等多个步骤。一般而言,整体的时间规划如下:
- 4 - 5月:筛选专业和学校。此时要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学校排名、专业实力、地理位置、就业环境、师资力量、学业花费等因素综合考量,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
- 5 - 7月:软硬件背景提升。软件背景如科研经历、实习经验、竞赛获奖等;硬件背景主要是保证良好的GPA,若有不足应努力提升,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保持。
- 5 - 8月:材料写作开展。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个人简历等文书的撰写与打磨。个人陈述中要明确表达学术兴趣和职业目标,以及选择该校该专业的原因;推荐信一般需要2 - 3封,可找教授或有工作关系的上级提供。
- 10 - 次年2月:递交申请。大多数美国硕士课程的申请截止日期通常是每年的十二月或一月,但不同学科的申请时间有所差异。
- 11 - 次年3月:申请结果分析。等待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若被录取,次年春天需确认录取,同时开始申请学生签证并安排住宿。
二、不同学科申请时间差异
- 商科:申请时间一般是滚动轮次,截止日期分多个轮次。例如duke大学的Master of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Business Analytics首轮截止在10月初,第二轮申请截止在11月初,第三轮是在3月初,第四轮在4月中。通常建议尽早递交申请,占好坑位。
- 理工科:基本是常规的申请轮次,一般有固定的截止时间。比如加州系的学校通常在12月份截止,其他学校一般1到2月截止。
三、各阶段具体任务及注意事项
(一)大一至大二:准备阶段
- 大一:探索个人兴趣与发展方向,初步确定申请专业。大一暑假开始接触实习,初步了解行业发展,制定标准化考试准备规划。
- 大二上:认真学习专业课以保证良好的GPA,开始进行托福准备与首次托福考试。
- 大二寒假:进行一段科研/实习项目,进一步提升软实力。
- 大二暑假:进行一段科研/实习项目,为寻找申请时的推荐人做铺垫,开始准备GRE考试。
(二)大三:提升阶段
- 大三上:进行第二次托福考试,开始GRE备考。
- 大三下:保证良好的GPA,继续寻找科研/实习项目,参加GRE考试。
- 大三暑假:参加第二次GRE考试,进行一段科研/实习项目,继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并收集文书素材。
(三)大四:申请与录取阶段
- 大四上:保证良好的GPA,确定申请的院校项目,准备文书,开始申请。在申请开放前,最晚在申请季的10月份之前或者9月就准备好相关资料,因为文书的书写和打磨定稿并非一两周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