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新港录取案例分享-澳门科技大学-金融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澳 門 科 技 大 學
金融碩士學位課程學習計劃
一、課程期限
本課程正常修業期限為2年,最長修業期限為3年(2018/2019學年及之前入學的學生,請參閱入學當年的學習計劃)。
二、授課形式
面授
三、授課語言
中文及英文
四、課程設置
本課程包括6門必修科目和6門選修科目,以及一篇碩士學位論文。
(一)必修科目 (18學分)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學分 |
MBFZ01 |
會計學原理 |
3 |
MBFZ02 |
公司金融 |
3 |
MBFZ03 |
金融統計和金融計量學 |
3 |
MBFZ04 |
金融經濟學 |
3 |
MBFZ05 |
研究方法 |
3 |
(從下列兩門中選修一門) |
||
MBFE01 |
商業倫理 |
3 |
MBFE02 |
企業管理中的法律問題 |
3 |
(二)選修科目* (18學分)
A. 從下列七門科目中選修四門科目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學分 |
MBFE03 |
投資與證券管理 |
3 |
MBFE04 |
金融風險管理 |
3 |
MBFE05 |
固定收益證券 |
3 |
MBFE06 |
金融衍生產品 |
3 |
MBFE07 |
公司治理 |
3 |
MBFE08 |
房地產金融 |
3 |
MBFE09 |
金融市場與機構 |
3 |
B. 從下列七門科目中選修兩門科目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學分 |
MBFE10 |
服務營銷 |
3 |
MBFE11 |
品牌管理 |
3 |
MBFE12 |
績效管理 |
3 |
MBFE13 |
高級人力資源管理 |
3 |
MBFE14 |
成本與管理會計 |
3 |
MBFE15 |
會計制度設計 |
3 |
MBFE16 |
綜合管理學專題 |
3 |
*上述的選修科目,本大學有最終開班及選擇的決定權
(三)學位論文 (12學分)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學分 |
MBFZ00 |
論文 |
12 |
五、教學要求
- 修讀完成學習計劃規定的6門必修科目和6門選修科目,共計36學分。
- 撰寫一篇符合學校要求且不少於2萬字的原創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必須通過評審及論文答辯。
- 學生在每門科目上課結束後,按科目的要求,進行考核,其考核方式按授課老師及學院的規定進行。
六、學習時間
- 科目修讀時間為18個月,論文寫作時間為6個月。
- 課堂一般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五日間上課。
七、畢業資格
學生須符合下列各項規定,並經大學學術及教學委員會通過可獲頒發碩士學位:
- 在所屬課程之修業期內完成及通過學習計劃的要求,各科目成績(不含學位論文成績)累計平均積點不低於2.50;
- 遵守大學的修讀守則;
- 繳清指定費用及歸還所借的大學財物。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商學院成立於2000年,是澳門科技大學成立之初的四個學院之一,也是目前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擁有在讀學生約4000人,包括本科學生約2600人,碩士研究生約1100人,博士研究生約250人。
商學院開設了兩個學士學位課程,包括工商管理學士(BBA)和應用經濟學士(BAE);開設了共十個碩士學位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行政管理碩士(MPA)、管理碩士(MMS)、會計碩士(MSA)、金融碩士(MSF)、應用經濟學碩士(MAE)、商業分析學碩士(MSBA)、公益與社會組織管理碩士(MCO)、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供應鏈管理碩士(MSCM);開設了2個博士學位課程:管理學博士(DPM)、工商管理博士(DBA)。
學院劃分為三個學系,分別是會計和財務金融學系、管理學系、決策科學系。會計和財務金融學系負責會計專業、財務/金融專業以及應用經濟專業等相關的教學管理工作。管理學系負責行銷專業、國際貿易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以及法律等相關的教學管理工作。決策科學系負責供應鏈管理專業、資訊系統專業、商業分析專業以及統計學、決策模型、營運管理等相關的教學管理工作。
作為亞洲一所年輕的商學院,我們擁有最先進、最符合市場需求的視野與課程,教學計畫、教材均與國際主流商學院相一致。學院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業情況良好,且每年均有部分本科生被海內外知名大學錄取修讀研究生課程。學生積極參加課外學術活動,如世界管理挑戰賽、德勤稅務精英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等,在過去幾年,獲得了世界管理挑戰賽世界冠軍、世界亞軍、澳門賽區冠軍、香港物流學藝比賽季軍、德勤稅務精英賽全國亞軍、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一等獎、二等獎等多項殊榮。
自從澳門科技大學創校以來,商學院與大學同步發展,在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獲得本地及國際上的廣泛認同。商學院已經初步形成了Young(年輕)、Dynamic(有活力)和Harmonious(和諧)的學院文化,學院老師團結互助,積極進取,在學生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學院文化建設,增強學院發展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