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CEO周成刚: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首页>顾问中心>贾婕>日志>新东方CEO周成刚: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人正在咨询
向TA咨询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留学顾问贾婕

贾婕

美国部组长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北京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上海 的顾问

    继续向贾婕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新东方CEO周成刚: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2023-11-10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在任何年龄,任何阶段都可以选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选择留学这样的人生经历。”在11月6日晚上的直播中,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在分享感受时这样说道。


    21天,6个国家,40多所知名高校,平均每天拜访2-3所学校……9月23日到10月13日,周成刚带领着新东方团队成员完成了又一次高强度的“英·欧名校探寻之旅”,走访了英国、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瑞士、意大利6个英欧国家,探访了40多所知名高校及特色艺术学府。


    这是新东方的第10次世界名校之旅,也是全球疫 情结束后,国内首次大规模的专业海外留学考察行为。英国公学的精英式教育,在爱尔兰留学的同学对未来就业的乐观心态,可以边学习边享受生活的西班牙,有着厚重艺术传统的意大利,极具国际化的瑞士学校……在这次穿越之旅中,周成刚和团队成员们实地感受了各国教育的独特、捕捉到疫 情后国际教育的新动向,也通过照片、视频、文字把前沿的信息带回国内。


    “在留学还被称为留洋的年代,留学前辈把自己的家国情怀注入留学生爱国组织中,也把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带回中国。我们提倡国际化视野,也是想倡导大家出去看一看,最终的目的还是报国。”多年来,周成刚一直坚定地倡导国际教育。


    “你在留学中经历了哪些喜怒哀乐?你怎么度过那些艰难时刻?”在西班牙马德里采访的一个小姑娘让周成刚印象深刻,“当她把所有痛苦的事情说出来之后,会觉得‘轻舟已过万重山’;当她克服了这些困难的时刻之后,她会发现自己成长了。”更关注个人成长,而不仅局限于选择学校和专业,正是周成刚“探寻世界名校之旅”的独 家特色。


    事实上,2013年至今,周成刚带着他的团队已经走访了20个留学国家,足迹遍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等地区的百余所世界名校,与教师、招生官及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500多次访谈。个人早年留学澳大利亚的经历,让周成刚对中国学生在留学中遭遇的种种困难更能感同身受,因此他更希望借穿越之旅让中国学生的留学之路更顺畅,成长更快乐。

     

    ━━━━━

    国际教育需求今年大幅回暖

     

     

    新京报:在2014年和2017年,你曾率队分别前往英国和欧洲探访高校。这次为何选择重访英欧?

     

    周成刚:新东方发布的《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在留学生意向留学国家统计中,选择英国的比例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第一意向国。英国的留学业务在新东方出国业务里也是进步最 快的。

     

    选择欧洲则是因为欧洲大陆国家的学校在学费上有明显优势。现在美英的留学费用越来越高,而欧洲大陆很多国家的教育目前还是偏向于普惠,希望让更多的人接受大学教育。欧洲(大陆)的留学学费普遍在一年4万到5万人民币之间,比美国和英国的学费要便宜很多。因此欧洲(大陆)也吸引了更多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包括很多家境不那么富裕的学生。此外,欧洲(大陆)的很多大学虽然由于学科规模的原因在综合排名上不具备优势,但是在专业排名上有不俗表现。所以综合来看,欧洲(大陆)是具有极强的性价比的留学目的地

     

    另外,三年疫 情过后,世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教育的需求在今年有大幅回暖,甚至有专家估计,今年留学人数有可能超过历史上最 高的2019年。留学在逐步在走向平民化。

     

    新京报:此次穿越特意拜访了许多艺术专业院校,目前的艺术留学有哪些特点?

     

    周成刚:艺术留学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可以既可以选择像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和马兰欧尼服装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深造,也可以选择像UCL(伦敦大学学院)和米兰理工大学等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作为申请目标。

     

    从近两年的艺术留学情况看,相比于专业艺术院校,申请综合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认为综合大学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艺术专业技能,更能帮助学生培养未来职业发展必备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在专业选择上,学生选择的艺术专业越来越集中在艺术、技术和商业融合的交叉学科,比如交互设计、游戏设计、声音设计和数字媒体。这也体现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创意产业对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的的新需求

     

    在留学目的国选择上,从高度集中在英美,现在选择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国家的越来越多,这一趋势跟整体经济下行压力相关,也跟家长和学生对于艺术留学赛道的认知升级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留学让许多孩子多了一个选择。国外的艺术专业招生更看重学生的创意,需要作品集。一些创意很强但不适合国内考试体系的孩子,可以通过留学找到一条路


    “‘卷’不一定是贬义词”

     

    新京报:这次穿越探访了五个欧洲国家,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周成刚:爱尔兰有着非常古老的教育传承,比如历史悠久的圣三一大学,但这次印象更深的是很多在爱尔兰留学的同学对未来就业的乐观心态。爱尔兰这些年经济发展稳定,包括IT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都发展不错,需要吸纳很多人才。  

     

    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都是欧洲大陆的热门留学目标国,都一直坚持国家支持下的普惠的公立教育体系。选择留学西班牙的同学更多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马德里还是巴塞罗那,生活相对闲适轻松,学习压力相对也不是很大,是一个可以边学习,边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法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则体现了法国人对国民教育的顶层设计的思维,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和社会需求,设立了不同类型的大学,比如一般的公立大学(Université)和旨在培养社会精英的高等专业院校(Grandes Ecoles),工程师学院和商学院都是中国同学的热门选择。通过跟采访同学,感觉他们学习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索邦、PSL那样最顶 尖的大学就读。

     

    这次穿越在行程的设计上,在意大利站偏重了艺术类的院校,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引领了西方文艺复兴的国家厚重的艺术传统,在艺术教育上又紧跟时代的节奏和理念。

     

    瑞士的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国际化程度真的很高,但生活成本也非常高,这是获得上述高质量教育需要付出的代价。

     

    新京报:本次行程中,哪几所学校让你印象深刻?

     

    周成刚: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公学和哈罗公学让我印象深刻(注:公学是英国中学教育体系的一类学校,以精英教育为特点。威斯敏斯特公学和哈罗公学是英国著名九大公学之二)。我还在两所学校听了几堂课。我在那里看到了师生之间丰富的互动、讨论、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非常主动的。在教学中,老师不会告诉学生标准答案,更不会划重点,会充分尊重同学个性的想法。



    在那里,只有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人才会去学习奥数。而对于这些学生,学校不仅会提供辅导,还允许学生打破年级限制去听课,甚至可以安排中学生去听大学的数学课,做到因材施教。在这两所公学中,我既看到了精英教育,也看到他们的“卷”,他们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成果也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国内外教育中的“卷”?

     

    周成刚:我觉得“卷”不一定是个贬义词,谁不想进个好学校呢?现在总是说国内太“卷”,但是国外家长不也花钱花精力在拼吗?尤其是移居海外的华人,他们会更努力地考学、努力工作证明自己。所以好的生活,都是通过努力付出得来的,都得要“卷”

     

     

    从国内的培训行业来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这可能看起来很“卷”,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新京报:如今国内教育水平也很高,在你看来,现在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

     

    周成刚:留学进入3.0时代,现在出去留学,不仅仅是为了国外学位或提高英语水平,而是因为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生命的过程,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段经历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让我们终身受益。

     

    比如这次去瑞士最大的感受是国际化。我们探访的萝实学院是一所私立高中,学校约有450个学生,他们来自71个国家,民族、宗教、文化、语言背景不同,却能互相交流、融为一体。

     

    国际化是开放、包容,能接纳不同。当人们能用多元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不会那么激进、偏执。这种国际化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总之,在留学过程中所锻炼的多样能力、不断拓宽认知边界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们永恒宝贵的财富,而这笔财富,无关学历,无关光环。

     

    新京报:想接受国际教育必须出国留学吗?

     

    周成刚:国际教育能让中国的孩子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对社会也有明显的帮助。但我坚持一个观点,不一定是出国才叫国际教育,出过国也不一定意味着接受了国际教育。

     

    我特别希望中国的孩子和世界各国的孩子可以在一起玩,可以去拥抱世界,也欢迎其他国家来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次穿越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在国外经常能碰到中文讲的特别溜的外国人。这也是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变化,现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

     

    我们提倡国际化视野,也是想倡导大家出去看一看,最终的目的还是报国。在留学还被称为留洋的年代,留学生们把自己的家国情怀注入留学生爱国组织中,也把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带回中国。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留学一直保持稳定的速度增长,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增长更快。2019年,80%以上的留学生都选择学成回国。

     

    新京报:对于有留学计划的家庭,你有哪些建议或提醒?

     

    周成刚: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在任何年龄,任何阶段都可以选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选择留学这样一段人生经历。利用国外留学这几年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事业,没有什么比这笔投资更值的了。

     

    如果有留学计划,希望大家从长计议,早做打算。留学不是一锤子买卖,现在留学的选择非常多,需要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找到更适合孩子的选择和路径。

     

    另外,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现在准备出国或者是有留学的打算,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健康的身心,让孩子可以应对未来留学、就业时可能面临的的挑战,坚定信念,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走下去。

     



     

     

     

     

    更多详情
    -老师帮忙评估

    自身软实力标化成绩多维度为您评估留学录取率

    立即评估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贾婕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贾婕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