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院士: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颜宁于2005年获得Science/AAAS和GE Healthcare“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2012年获得美国HHMI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优秀青年女科学家奖”;201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并受聘长江讲座教授;2016年成为戈登学术会议首位来自中国内地的Cruickshank报告人;2017年5月,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2018年获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联盟(FAOBMB)“卓越研究奖”。
2019年获得以色列魏斯曼研究所颁发的国际“女科学家奖”;2019年4月30日,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4月22日,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获得国际生物物理协会颁发的Anatrace膜蛋白研究奖。现任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毋庸置疑,颜宁已经非常成功了,她的几百个成就中的任意一个都是很多科研工作者终其一生的追求。然而,她做学问或思考科学的方式方法并不被所有人认同。
2023年7月8日,颜宁新发布了一条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持续的讨论。其内容是:她参加了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这一轮面试的学生都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资质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这些学生课业成绩优秀,有些还发表过学术论文。除了常规问答,颜宁还问了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拥有所有必备资源,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句话说,你认为解答或突破哪个科学问题或技术难题,将让你今生无憾?
然而,在面试现场,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他们还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想不出答案(“但是20多位同学,却没有一位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一些学生提出了文献中具体的小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则泛泛地提到了一些感兴趣的领域,但当被问及具体的实验室时却不知所措。
面试结束后,颜宁反思是否对本科生提出这个问题过早了,但她仍期望有一两位学生能够开阔思路,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她认为年轻的PI们应该有大梦想和高目标,不仅局限于文献中已有的问题,也不要固守之前的方向和套路,而是要到大自然、临床和社会中去观察,从中发现好的科学问题。
这条消息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理解学生们的困惑,认为面试不是分享观点的地方,会担心回答不符合面试官的心意。也有人认为虽然学生们的答案不理想,但问题本身很有价值,可能会激发几个人一直追问自己的问题,从而找到自己的科研方向。也有人表示大部分博士毕业生也很难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此外,也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人在本科毕业时就知道自己想从事神经相关的儿童罕见病研究,后来转到了肺部发育的研究。还有人感叹刚开始读研时曾遇到被告知自己的想法毫无意义的情况。
对于科研新手的“选择困难症”和“目标迷茫症”,一位副研究员提出了几个原因:新手缺乏对前沿科学趋势的了解,容易感到无所适从;害怕失败,选择相对“安全”的研究方向,盲目追求热点,放弃原本感兴趣的方向;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认为没有足够的技能或知识去追求科研目标。然而,他也指出并非所有新手都有机会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探索深层次的科学问题。他说:“当然,更现实的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新手都有机会拿到足够的资源来探索科学深层次的问题。”他笑道,“颜老师所提出的这种假设终归还是假设。”
这个问题引发了无数年轻科研人员的思考和讨论,我相信这或许真有助于很多人找到自己的科研主线和目标。
追求梦想如同驶向远方的航船,即使航线曲折,也能在航行的过程中领略到无尽的风景和成长。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资源平台,而是敢想的勇气和敢拼的决心。
面对芯片限购的疯狂打压,华为并未被吓倒,而是在寻找一种全新的自我蜕变的勇气和方法。无论是对于新生业务的布局,还是从根本上去破解「卡脖子」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看出,华为并未一味地「躺平」,而是选择了一种另类的方式来应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或许,直到华为Mate 60发布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真正涵义。在经历了至暗时刻之后,华为正在迎来真正属于它的光明。
这让我想起颜宁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不轻易放弃。在科学研究中,这种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们往往会设定一些高难度的目标,比如攻克某种疾病、发明新的材料等。虽然这些目标可能非常难以实现,但科学家们会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强烈的责任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即使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个过程也可以为科学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设定远大的目标并相信可以实现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当我们心怀远大目标时,会更加努力地追求,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逐渐接近目标并最终实现它。
在科学研究中,设定远大目标并相信可以实现它,可以激励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尝试,攻克难题并取得重大突破。而在日常生活中,设定远大目标并相信可以实现它,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和挫折,取得更好的成果和表现。
多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与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后来,这段话被演绎成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施一公曾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他在文章中写道:“2008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我全职回到母校清华,教书育人,研究探索。这一年,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科研上,我的实验室用很小一部分力量延续来自普林斯顿的科研课题,而把大部分力量投入崭新、高风险、没有任何成功把握但激动人心、令人痴迷的研究方向。”,“打破应试思维禁锢、踏入科研无人之地的挑战比我想象的还要大。2008—2011年连续4年,4个主要方向几乎全部折翼,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相对保守的延续类课题却一帆风顺,高水平期刊文章不断,使得那些拥有一腔孤勇的学生严重受挫,我不得不一次次给苦苦探索奋战的团队打鸡血,鼓励大家拿出勇气和信心坚持下去。”。
转载自细胞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