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校友采访为大家介绍的是Qianlin Ma,她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从凯瑞商学院的金融硕士项目及信息系统硕士项目毕业,后续加入美国的摩根士丹利以及亚马逊工作。摩根士丹利是世界一 流的金融企业,亚马逊也是科技企业的“佼佼者”,它们都是众多商科学生的“梦中情司”。 Qianlin Ma目前在Spreetail 任职Mid-level Software Engineer。Spreetail是业界领 先的电子商务市场零售商,也是亚马逊平台上最 成功的五位卖家之一。2023年获得 2.08 亿美元的融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把金融和科技进行有机结合的职业发展经历吧!
可以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工作经历吗?
我是Carey2018届的MSF&MSIS双专业校友,毕业后在美国的Morgan Stanley做Internal Audit and Risk Control,之后觉得自己对科技更感兴趣,就转码了,曾经在西雅图Amazon做软件工程师,现在在Spreetail继续从事软件工程工作。
请讲讲和金融行业相比,
为什么觉得科技行业更适合自己呢?
跟金融行业相比,科技行业有几点是我非 常喜欢的。
科技行业对移民非 常友好,而且各大科技公司都鼓励移民和少数族裔,女性追求科技领域的职业生涯发展,很有生机和活力。
科技行业整体的氛围鼓励创造力, 崇尚创新精神,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氛围。
身在科技行业主动被动的都会推着我接触最 新的技术,而且要不断的学习,我很喜欢。
科技行业的收入也比较有吸引力。
从你的经验来看,除了专业知识以外,
金融行业和IT行业对技能方面有哪些不同的要求?
金融行业更看重学历(哈耶普麻),行业资源,语言文化,专业能力,networking能力,情商。科技行业更看重技术水平,快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情商和networking也是非 常重要的。
Carey 的学习经历对你的工作有哪些帮助?
Carey的课程知识对于备考CFA很友好。跟许多同学一样,我上学期间一边上课一边准备CFA和FRM,毕业的时候拿到了FRM证书和CFA level3 candidate资格。这两个证书在金融圈里还是相对比较认可的,写在简历中比较容易证明自己有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
读MSIS的时候是我在美国的第二年,这个时候第 一年已经没有了第 一年的陌生感,有了Information Systems方面的知识也帮助我成为了Fintech Club的主席。现在想想,自己真的是Fin+Tech了。课余时间我还做了几门MSF课程的助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对Finance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两年的留学生生活是我第 一次长时间在异国他乡成长。对CFA和FRM的学习对我最 大的收获是建立了一些投资的sense,提高了学习能力也加速了我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速度。
我想跟大家说,留学不只是学书本上的知识,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书本上的知识都可以从互联网上低成本获取,那要问自己我出来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要什么。JHU作为世界排名前十的学校,吸引了大量优秀的candidates,在同学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积极的跑去纽约networking,找实习。他们不仅自己优秀,还在Carey成立club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机会。是他们让我看到了我之前没关注的领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是在专业上,还是生活中。
能否给目前在读的同学提供一些在美国求职的建议吗?
针对商科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在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思考自己手里有的资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指向,有目标的安排留学生涯。
我认为第 一步是跟过来人请教,因为有时候“我觉得”跟“实际上”有较大的gap,应该听一听过来人的经验,指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准方向有的放矢。考虑好自己想留美还是回国,这两条路的strategy是很不同的。第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无论是career office还是language training,不要只停留在学校给啥就学啥,还要有更多的主动性去自己发掘。第三,1-2年的留学生时光稍纵即逝,我鼓励从拿到offer的那一刻甚至更早就要做好准备,因为在这一两年期间要做的事太多了,比如,适应国外生活并且保持GPA,考证,阅读,找实习,networking和参加各种活动,利用长假期周游“列国”。第四,搞清楚美国的OPT,CPT等身份政策,并且合理规划时间线,如果没有合法的工作身份,会错失很多机会,那样很可惜。
总之,祝大家找到热爱的事情,凶猛的投入进去,你会发现几年后你想要的生活都变成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