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孩子的日常能量补给站。今年高考,来自开封的学霸代易瓒以724分的高分惊艳众人。她在采访中透露:自从上高中以来,晚上11点必睡觉,从不熬夜刷题,作息特别规律。把3个孩子先后送进哈佛大学的华裔妈妈方莉,在分享教育理念时认为,一定要让孩子把觉睡够。她的二女儿一般都是晚上10点睡觉,小儿子晚上也要在11点睡觉。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记忆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很多孩子成绩下滑,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长期熬夜导致大脑疲劳,学习效率低下。 真正的学霸,从来不熬夜,而是懂得用睡眠给大脑充电。张文宏医生也特别强调睡眠的重要性:
小学生要保证 10 小时睡眠,初中生保证9小时睡眠,高中生保证8小时睡眠。
想要让孩子保持高质量的睡眠,除了保证睡眠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也非常重要。一位朋友就曾跟我分享说:“我们从不在孩子卧室放电视或游戏机,甚至晚上家里的Wi-Fi都会定时关闭,确保他能深度休息。” 如何打造一个舒适的卧室环境,我有几点建议:
1、保持室内黑暗与安静:孩子卧室的光线一定要暗,使用遮光窗帘,必要时开小夜灯(暖光为宜);
2、适宜温度:让卧室的气温保持在20-24°C(可以视季节调整),穿透气睡衣;
3、保持卧室整洁:在睡眠前一个小时,更不要把玩具、零食、课外书等堆在床上。
一个温馨、舒适的卧室,就是孩子的日常能量补给站。厨房,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被北大录取的钟朋辰,是清洁工的儿子。
每到放假,他就跑到妈妈工作的景区,陪妈妈一起打扫。
他从小就学会了做饭,放假之后,他经常在家把饭做好了带到景区与妈妈一同享用。当今社会,许多孩子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独立性,即使一时成绩优异,也很难有大出息。
所以我建议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厨房教育,让孩子亲自动手做饭,从而逐渐培养起孩子的独立自主性。14岁的子浩下半年就要上初三了。
放暑假之后,他三天两头就往厨房里钻。因为放假在家时间多,可以给全家人做做饭。平时妈妈做饭时,子浩总爱在旁边默默观摩,还会刷短视频学简单的菜谱。慢慢地,现在的子浩已经从最开始只能给妈妈打下手,到完整烧出一桌饭菜,比如蒜泥空心菜、番茄炒蛋等简单的家常菜。像子浩这样的孩子,动手能力强,独立又能干,未来的发展一定不会差。父母不可能为孩子遮风挡雨一辈子,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千万别把孩子养成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只有学会独立行走,他的未来才会走得更远,获得更长久的幸福。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秀人格的基础。家,是孩子汲取幸福和能量的地方。一个家庭好的模样,是由书房里的专注学习、卧室里的舒适睡眠、餐桌上的欢声笑语、厨房里的齐心协力,所共同组成的。我坚信,一个温暖的、书香四溢的、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成绩不会太差。
让我们努力和孩子一起打造明媚健康舒适的成长空间,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