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的东西,也是他们心灵的一部分,父母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真正看清孩子。-新东方前途出国

留学顾问刘楠

刘楠

欧亚中心咨询组长

青岛
  • 擅长方案:高考留学双保险,职业规划
  • 擅长专业:心理学
  • 录取成果:多所优质院校
从业年限
7-10
帮助人数
565
平均响应
15分钟

顾问服务

1对1定制 · 专业服务 · 官网保障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刘楠>日志>孩子喜欢的东西,也是他们心灵的一部分,父母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真正看清孩子。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刘楠

    刘楠

    欧亚中心咨询组长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青岛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刘楠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人正在咨询
      向TA咨询95%用户选择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孩子喜欢的东西,也是他们心灵的一部分,父母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真正看清孩子。

      • 研究生
      • 其他
      2025-10-26

      孩子喜欢的东西,也是他们心灵的一部分,父母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真正看清孩子。

      一个东西能吸引到孩子,必定有某个点触动他们。只有父母用开放的心态看待孩子,才能和他们有更多更深层次的链接。

      回想到过去,我对女儿一直是最原始的身体陪伴。

      她爱好的东西我不想去了解,她喜欢听的歌我认为是“靡靡之音”。那些都是女儿的心灵寄托,而我却否定和不屑一顾,这样又怎么能和孩子“靠近”呢?

      我需要做的,是转变心态:和女儿聊聊,这首歌的旋律很特别,你听后是什么感受?那个动漫人物是谁,他的身世是怎么样的?

      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女儿会感受到父母对她是感兴趣的,是在意她的,这样的陪伴才是贴心的,这样的沟通才能直抵人心。

      第二个问题:你们以前闹矛盾,你觉得是你惹她,还是她惹你?

      我回答得毫不迟疑:“多数是她惹我,我好好说话,她却不好好回话。但凡遇到不入她耳的,就立马变成刺猬,进入攻击模式。”

      老同学告诉我,这个年纪的孩子就是具有攻击性。

      心理咨询师常军曾说过:孩子没有所谓的叛逆期,只有人格转折期。

      孩子14岁进入到人格转折期,这个时期他们体内充满了荷尔蒙和肾上腺素,这两种成分是用来攻击和掠夺的。

      常军的女儿那段时间在门上贴了张画,画的是一个油罐车,下面写着“易燃易爆,闲人免进”,直接把父母排除在门外。

      他刚开始也会觉得不痛快,后来他分析自己为什么生气:

      因为孩子不再像从前那样跟屁虫一样围着你转、对你充满了无限的崇拜;

      现在是一副“我的世界我做主”的样子,甚至对他的称呼也由甜甜的“爸爸”,也变成了“老常”。

      他从孩子身上体会不到做父亲的满足感,所以会觉得很失望。

      但他明白,不能为了自己“体验好”,就不允许孩子“正常”表达自己。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愿意和我们说话,不想听我们唠叨,不接受我们的建议,甚至在发生冲突时顶撞我们,就是不孝顺、不爱父母了,其实这是他们特殊时期的表达方式。

      如果父母 “接不住”孩子的变化,和孩子针锋相对、寸土不让,那不亚于一个成人用自己的成熟和阅历来“欺负”孩子,把他们逼到墙角。

      想想我和女儿发生的冲突,我的每句话都在往孩子的要害扎,没有任何退让。

      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考好,当他们看到成绩时一定也很懊恼,甚至在心里责怪自己上百遍,这时如果父母再来苛责,那么他们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击溃,真的就变成孤身作战了。

      樊登曾在一个讲座中说,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有“退半步”的气度。

      我们不能计较于“我是对的,为什么要让着他的错误?” “为什么我说得都有理,不让我把他说服?”

      因为我们是父母,是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孩子尚在发育,不要用我们已经懂得100件事情的人生阅历,来要求仅明白20件事的孩子立刻认同我们的想法,并做出成果。

      孩子的成长必定会经历很多“磨难”,父母一定要做那个永远给孩子兜底的人,真正和孩子站在一起,如此,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和挑战。第三个问题:你觉得青春期的女儿,需要你的帮助吗?

      我摇摇头,因为女儿曾多次明确表示,自己需要更多的空间、时间、自由,对于我的关心和帮忙,她都不太在意。

      老同学给我讲了《解码青春期》的作者乔希·西普的故事。

      乔希小时候在孤儿院经常被人欺负,导致他对外界极度不信任,对自己也毫无信心。

      后来被送到寄养家庭去生活,可他爱惹祸又很叛逆,没有一个寄养家庭愿意长期收留他。直到他来到了罗德尼的家,一住就是三年。

      乔希在那里也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最严重的一次,是喝醉了酒开车,因为没有执照而被警察拘留。他害怕极了,打电话给罗德尼求助。

      第二天早上,罗德尼把他带回家,并和他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孩子,你视自己为一个麻烦,但我一直相信你是会变成好的。”这句话使乔希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他真切地确定自己是被爱着的,开始反思自己,并逐渐走上“正路”,最终成为一位畅销书作家。

      乔希在书中说: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将永远看不到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心理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也像乔希一样,迷茫又困惑,他们可能不知道怎么去对抗自己的欲望,不知道怎么克制自己打游戏的冲动,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中考、高考的巨大压力……

      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靠近、关注和帮助。

      我开始反思自己:

      当女儿抱怨老师的进度快,如果我能放下对孩子的指责和成见,和她一起研究学习对策,那么她会感到父母的真心;

      当女儿吐槽每天放学太晚,如果我能真诚地建议她先休息放松,那么她会感受到父母对她的心疼;

      当女儿生病请假在家,对饭菜挑三拣四,如果我能用暖心的话帮她排解情绪,那么她就会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很“可怕”,看上去喜怒无常又多愁善感,狂妄自大又难以接近。但这往往是因为,他们正在承受着学业上过重的压力,遭遇生活中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

      作为父母,我们不妨放下自己的高姿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

      用包容和引导,让孩子感到,父母是爱他这个人,而不是那个完美的小孩;

      时不时提醒自己,这个已经和我们一般高,看起来已经长大,其实还是个孩子,在很多方面依旧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帮助。

      当我们不断调整思维和心态,运用恰当的方式爱孩子,亲子关系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决定从自身着手做一些改变,来弥补和女儿之间的裂痕。

      首先,“打破”旧的聊天模式。

      以前我和女儿的谈话内容很单一,基本上是三句话不离学习和考试。现在我会主动打破这个怪圈,问问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趣事,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甚至聊聊热搜上的社会新闻,给孩子减压放松。

      女儿对我的变化感到很吃惊,她慢慢也接受了我的善意,和我侃侃而谈,我知道女儿的心门已经“开了一道缝”。

      其次,意见不同时的“倾听”。

      一天放学回家,女儿拿出一张文理分科的申请单,要我签字。我拿过来一看,她已经在理科的选项中打了勾。这事要是放到从前,我肯定不容分说,责骂她擅作主张。

      这次我笑着问她:“看来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能和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吗?”

      女儿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地说明缘由,越说越自信,我又重新看到了女儿眼里的光和她向我倾诉的欲望。

      第三,关键时刻的“我在”。

      女儿说学校最近有体育测试,我特意嘱咐她要注意安全。可没想到我刚到公司,就接到她的电话,说是在学校下楼着急,崴脚了。

      这次我没有指责她“这么大人了,也不小心点”,而是耐心询问她疼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动,安慰她不要着急,我马上去接她……

      一切都安顿好后,女儿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怪我?”我看着她认真地说:“我的女儿才是最重要的。”

      那一刻,我们都满眼含泪,我知道,如今我们的关系更胜从前。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主导权永远都在父母。而我们,都在做这份答卷。

      愿我们都能笑对挑战,赢得孩子的心。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刘楠

      从业年限
      7-10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刘楠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刘楠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