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冷知识:最初使用厕纸的国家被认为是中国,时间则最早可以被追溯到唐朝年间。曾经造访过中国的阿拉伯旅人苏莱曼就有在其旅行日记《印度中国游记》中记录到,“中国人出恭后居然不用水来清洗,仅用纸擦抹一下了事”。虽然当时如厕后可以使用厕纸的只有那些达官显宦们,但是这样的厕纸使用习惯,也是自此在中国慢慢普及开来。
日本真正开始使用纸来如厕则大约可被追溯到12~13世纪,那时的一幅名叫《饿鬼草纸》的画卷上有相应的记载。
画卷上描绘着堕入六道轮回的饿鬼道的人们穿着高木屐如厕的样子。图中除了描绘出人与恶鬼,其周围还散落着纸张。虽然这幅《饿鬼草纸》上并未记载着文字,但大致可以通过画卷上的内容来推断——在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的初期,日本社会才开始将纸与如厕联系了起来。后来,日本民众慢慢开始使用上手工制作的粗草纸如厕,那时在奈良和京都的上流阶层的人则使用一种叫做“吉野纸”的薄纸如厕。
时间转到了1857年,当时由美国的一位叫做Joseph C. Gayetty的人开始将厕纸商业化起来。变成了商品的厕纸上还印有象征他本人的水印。这种纸上市之初主要是用来帮助治疗痔疮的,不过由于当时的美国人习惯如厕后使用阅读完后的报纸擦拭,因此好像并没有什么人会专程去买厕纸这样的一种商品。再后来,到了1879年的英国,卷筒型的厕纸才开始登场,逐渐变成日常生活常见商品。日本开始使用这种厕纸则是在明治维新后(约1889年)。
在国内使用洗手间时,使用完的厕纸一般会扔到一个专用的纸篓中,防止马桶被其堵塞。
在日本,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饭店商场等公共卫生间内,都不会发现纸篓的存在。这展现了一个与中国不同的事实:日本的厕纸,是可以丢进马桶中的。可是,真的这样做了又难免会有些担心,日本的马桶,不会因此而堵塞吗?
原来,日本存在一种叫做“JIS”的规格,JIS是“日本产业规格(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的缩写,它代表着日本生产制造领域产品的国家规格。
其中,关于厕纸就有这样的规定:首先外形方面要求,在日本主要流通厕纸的宽度尺寸为114±2毫米,而纸卷正中央的圆筒区域,直径为38±1毫米,整卷纸的直径被要求在120毫米以内,整卷厕纸的长度为27.5~100米区间。除了尺寸,JIS还“变态”地要求,作为厕纸使用的这种纸类,要达到100秒之内可在水中溶解,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还没有溶解,即无法达到JIS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