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にんじゃ)可以说是日本著名的文化符号之一,一提到忍者,大家就会想起“苦无”、“手里剑”,被蒙住的面部,一身黑的忍者服等等。当然,更多的人一反应还是《火影忍者》这部动漫,提到鸣人佐助谁不说上一句童年记忆。
不过因为各种小说、影视作品、游戏里将忍着描写得太夸张,所以大家应该也很好奇日本的忍者形象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具体都做些什么。
难道竟然真的有忍着存在?想必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实际上忍者并非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于日本历史上的!
01历史上的日本忍者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忍者形象大部分都是后世创造出来的。就连「忍者」一词,也是在50年代后期随着历史小说、漫画和电影的风靡之后才固定下来的。
古代忍者有很多叫法,关西一般称「素破」「水破」「出拔」「透破」(均称为“すっぱ”),关东称「乱破」(“らっぱ”)。
其余主要是描绘忍者实际作用的「伺见」(观察)、「夺口」(改变口音而深入侦察)、「乡谈」(情报)、「闻者役」(汇报情报),有时还会直接以「间者」(间谍)来称呼忍者。
到了江户时代以后,由于各类忍术书得以出版,「忍术使」(使用忍术之人)之称也逐步普及开来。
忍者这个组织据说起源于飞鸟时代,地下活跃历史深远。当时的圣德太子培养了一批忍者,被称为「志能便」,起初是用于探查朝廷内部动向的组织。
在战国时期忍者被称为「间者」,有间谍的意思,在江户时代则被称为「隐密」,是一群隐藏身分潜伏在身边的人,直到近代的大正时期才被正式称为「忍者」。
忍者主要盛行于日本战国时代,效力于大名,执行情报收集、刺杀等秘密任务。直到德川幕府将其纳入正式编制后,进入最兴盛的年代。
02忍者的流派
按照阶级,忍者又分上、中、下忍三种。
• 上忍又称“智囊忍”,专司策略布局的统领工作。
• 中忍是实际对战的灵魂头目,忍术也有一定的水准。
• 下忍也称“体忍”,是最前方与敌军交手的实际接触人员。
在忍者的历史中,「甲贺忍者」与「伊贺忍者」是两个最为人知的流派。他们因所在地区的不同,发展出各自独特的战术与特长。
伊贺位于三重县西北部,甲贺位于滋贺县南部,两地实际上是隔山相邻,直线距离不过20~30km,步行只需半日。
甲贺忍者以高度的组织性和团队合作著称。甲贺忍者的训练通常包括使用毒药和药草,他们特别擅长利用周遭的自然资源来制作武器和药物。
此外,甲贺忍者的任务范围较广,从军事情报收集到保护大名等,都能见到甲贺忍者的身影。
与之相对,伊贺忍者则以单兵作战能力强、隐身技术高超著称。
伊贺忍者更强调个人的隐匿与侦察能力,因为出身于多山的地形,他们善于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中行动,并拥有卓越的生存技巧。
伊贺忍者在日本战国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保护德川家康逃离敌营的事件中,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职业性质忍者的服裝必须行动方便且不引人瞩目,大家印象中忍者都是穿着一身黑色。
但忍者装束其实是以「暗橙色」或是「紺色(深蓝色)」为主,藉由染色衣料时掺入具有驱虫效果的物质,更能防止蚊虫叮咬。
而其他的绑腿、草鞋、头巾等装扮则是基于甲贺与伊贺改良,既有助于任务行动又能携带武器,用来增加任务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