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战神广场”(Champ-de-Mars)这个名字的背后,有着从军事到和平的深远历史变迁。
这个名字的来源可以直接翻译自法语:Champ 意为“场地”,Mars 指的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Mars)。因此,“战神广场”的字面意思就是“战神的场地”或“练兵场”。
其历史演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军事起源(18世纪以前)
在17世纪后期,现在的战神广场区域还是一片被称为“格勒内勒平原”(Grenelle plain)的农田和牧场,位于当时巴黎市的西南郊外。
为了培养军事人才,路易十五在1751年于广场的南端创建了巴黎军事学院(École Militaire)。
这片开阔的空地自然成为了军事学院学员们理想的练兵场,用于进行操练、演习、阅兵和骑马训练。以战神玛尔斯的名字为其命名,完美契合了它的军事用途。
2. 国家庆典与动荡时期(18世纪中后期)
尽管用途是军事训练,但这片场地因其广阔和开放的特性,也开始成为举办大型庆典活动的场所。
著名的事件是 1790年7月14日,即攻占巴士底狱一周年之际,这里举行了“联盟节”(Fête de la Fédération)。当时有数十万民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国民自卫军在此集会,国王路易十六也在现场宣誓效忠新宪法。这是广场历史上首次与“国家”、“人民”而非纯粹的“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在随后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这里也曾被用作举行公开死刑的刑场。
3. 从军事到科技与和平的象征(19世纪以后)
进入19世纪,随着巴黎城市的发展,战神广场的军事功能逐渐减弱,其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它成为了举办大型世界博览会(Exposition Universelle)的核心场地。其中著名的两次是:
1889年博览会: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埃菲尔铁塔被建造起来,并作为博览会的入口拱门。铁塔的建成,使战神广场永远与这项人类工程的奇迹和巴黎的象征联系在一起。
1900年博览会:广场上再次建满了宏伟的展馆。
这些博览会展示了工业、科技和文化的进步,象征着和平、交流与繁荣,与它最初“战神”的军事含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结
所以,“战神广场”这个名字起源于它作为军事学院练兵场的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军事目的,见证了法国从王朝到共和国的重要历史时刻,并最终转型为举办世界博览会、展示人类文明成就的和平圣地。
今天,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在柔软的草地上放松,是为了欣赏埃菲尔铁塔的雄姿,是为了感受巴黎的浪漫与宁静。虽然名字还保留着“战神”的印记,但它已然成为了一座和平、聚会和休闲的广场。这个名字更像是一个历史的注脚,提醒着人们这片土地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