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将迎来低空经济理学硕士(MSc in Low-Altitude Economy)的学生,这也是香港地区目前仅有的专注这一赛道的授课型硕士项目。
跨越学科的课程拼图
课程以 31 学分搭建起“技术-商业-政策”三重框架:
必修板块聚焦低空飞行器设计、空域管理、U-space 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安全与适航要求等硬技能;
选修板块则允许学生自由组合人工智能在航空中的应用、运输经济政策、卫星定位与导航等课程,或选择撰写研究论文;
跨界选修甚至可以从地理信息系统、人因工程或事故预防中汲取灵感,打造个性化知识图谱。
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场域
课堂之外,项目与大湾区无人机头部企业、物流巨头、香港民航处共同设计案例教学与毕业项目。学生将在真实低空运营环境中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城市空中交通走廊或应急医疗航线的完整闭环,积累工程落地与商业模式并重的复合经验。
灵活学制与职业面向
全日制 1.5 年; 职业出口覆盖无人机/eVTOL 运营主管、空域管理顾问、智慧机场产品经理、航空政策分析师等新兴岗位,亦可衔接学院博士项目继续深耕。 面向未来的能力清单 项目强调四大能力: 跨学科思维——融合航空、控制、人工智能、交通等多维知识; 创新迭代——应对低空经济早期阶段的技术与法规快速变化; 政策洞察——理解空域管理、隐私与安全法规对产业的牵引; 场景落地——把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可复制的城市运营方案。
如果你对“让城市上空流动起来”充满想象,这里提供的不只是课程,而是一张通往低空万亿级市场的登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