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系统目前只有伯克利分校和默塞德分校采用学期制,其余8所分校均采用学季制。这个差异源于60年前加州大学为应对入学人数激增而将大部分校区从学期制改为学季制,以安排更多短期课程容纳更多学生。
关于学季制和学期制的区别:学季制将一年分为四个学季(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每学期约10周。学期制则将一年分为两个主学期(秋季和春季),每学期约15-16周。学期制下学生每学期通常选修5-6门课,学季制下则为3-4门。
这一转变引发了校内外的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统一学制可以解决跨校区合作问题,使转学更顺畅,并让学生更好地安排暑期实习(学期制学校通常比学季制学校早1-2个月毕业)。反对者则担忧高昂的转换成本以及短期内对学生学业表现的负面影响——202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转变会短期内损害毕业率。
教师方面也存在分歧,许多教师反对转变,因为需要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工作量可能剧增。但像戴维斯分校尹庆祖教授这样的支持者认为,学季制下教师不得不缩减教材内容或加速授课,影响教学质量。
改革动因
统一管理需求:分校间学制差异导致跨校区课程共享、联合项目合作困难(如UCLA法学院用学期制,但本科用学季制)。
实习与就业衔接:学季制学期结束较晚(6月中),学生比学期制学生晚1-2个月毕业,易错过企业招聘黄金期。
学术深度问题:学季制每学期仅10周,教授需压缩教学内容,学生难以消化复杂知识(如教材章节常被合并或删减)。
争议焦点
支持方观点
教育资源整合:统一学制后,课程设置、暑期实习安排更同步,跨校转学更顺畅。
学习体验优化:学期制15-16周/学期的模式有利于深入研究和知识内化。
长期成本收益:尽管初期投入高,但可能通过减少注册流程复杂度等节省后续开支。
反对方担忧
巨额转换成本:预估耗资2.88亿–3.71亿美元,涵盖课程调整、系统更新及教师培训等。
学业风险:研究显示,学制转换短期可能导致毕业率下降、成绩波动。
教师负担:需重新设计教学大纲,工作量激增;且当前预算紧缩下,资金应优先用于科研与学生服务。
总结
加州大学系统的学制改革本质是在快速迭代的学术需求与集约化管理间寻找新平衡。短期阵痛(成本、适应期)与长期收益(学术深度、就业竞争力)的博弈,将决定这一公立高等教育巨头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