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精力,承担无限的责任。如此往复,消耗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一直很喜欢一位女性,叫李一诺。李一诺在麦肯锡工作时,陆续生了三个孩子。按理来,一边是500强的高管,一边要操持家庭,换成谁都会力不从心。可她偏偏做到了事业与家庭兼顾。在家庭上,李一诺把一部分家庭责任交给丈夫,尤其在生育三个孩子期间,两人会沟通协调育儿与工作的相关事宜。这为她在职场和家庭之间灵活切换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教育孩子上,李一诺抓大放小,在确定大的教育框架下、教育方向后,就让孩子自由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在丈夫的帮忙操持下也井井有条,孩子们也都很好,而她自己也开辟了新事业。我们都说,一个家好样子,是各司其职,又彼此帮衬。这个家一定是离不开你的,但是这个家未必时时都需要你。你要相信家人会负责好自己的事,也请允许自己偶尔松弛下来,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持家之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妮指出这样一个困境:
有时候,无论女性如何努力,她们都很难兼顾成功的职业生涯和圆满的家庭生活。想走出这样的中年女性困境,好方法就是收回自己的能量。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每个人的肩膀承重都是有限的。当你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家人身上,必然会忽视自己的生活。当你学会适当卸下身上的担子,才能重新找回内心的秩序。知乎上看到一位中年妈妈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曾经她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却把日子过成一地鸡毛,女儿叛逆难教,和老公相处也愈加冷淡。
之后为了怀二胎,她选择放弃销售主管的工作,原想着能更好地经营家庭,没想到争执与烦恼依然不断。感觉到自己开始有抑郁倾向后,她接触到了心理学,也为阴霾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
她越学越喜欢,把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喜欢的心理学上,生活的烦恼也相应地减少了许多。
同时,因为学习了心理学,让她对亲子教育、亲密关系的相处有了更成熟的认知。过去,她总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现在才明白,中年女人应该一半为家庭,一半为自己。女人,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只有你变好了,这个家才能变好;只有你不慌不忙了,这个家才能真正安定下来。我很喜欢一个比喻,一个家庭,是一座自上而下的喷泉。家庭成员各有序位,又彼此供养。而作为中年女人,在滋养家人时,要先丰盈自己。51岁读博的三孩妈妈张枚,有一个很明确的原则:做母亲,需要付出,但不能牺牲。一有时间,她就会到全国各地旅行,丰富自己的见识;事业越来越好,经常受邀开展讲座;如今年过半百,又重返校园提升自我。而她的三个孩子受她影响,从小就自觉自律,学习特别好。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即使再亲近的人,有时你也无法参与和改变。中年女人,越是少管事,越是能获得平静。请从现在开始,不要困于别人的课题中,置顶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作家林海音写过一篇文章叫《今天是星期天》丈夫给孩子们立下规矩:
“记住,孩子们,以后每个星期天都是妈妈的休息日,无论什么事都不要妈妈动手,她已经辛苦了一个星期了。”
每到周末,丈夫承包了所有家务,妻子则在一旁安静休息。
看到这一幕时,我们都会羡慕这样的丈夫真好。可我们不妨这样想:与其奢望一个这样的老公,不如我们对自己好点。作为母亲、作为妻子的你,是否可以给自己的生活留白,让担子轻一点,让心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