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是否出国留学时,许多学生和家长都会思考一个关键问题:留学的投入与回报是否匹配?
此前我们已经就时间、金钱等投入方面做过一些探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文末查看相关文章链接。今天我们主要聊聊“回报”——也就是留学后的职业发展和薪资水平。
留学后,找工作更容易了吗?
近年来,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文章或视频以“花几百万留学回国工资几千”或“某大学毕业回国从事普通工作”等标题引发讨论。这类内容的传播容易引起焦虑,但我们需要理性看待。
这些标题往往具有明显的夸张成分,用来吸引眼球。即使部分情况属实,也多属于个别案例,不能代表全部留学生的就业状况。
建议大家结合实际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例如参考一些知名招聘平台发布的就业报告,对比不同背景下的就业趋势和行业分布。
留学生在国内的就业情况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数量较2023年增长7%,较2018年增长了约1.44倍。
针对留学生的职位平均月薪也从2019年的11739元增长至2024年的15440元,涨幅超过3700元。
从整体数据看,即便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仍有不少留学生在国内找到了适合的岗位,薪资水平也呈上升趋势。
留学生在美国的就业情况
在美工作的基本条件
想要在美国工作,通常需要通过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项目。OPT是为F-1签证持有者提供的毕业后工作许可,通常为期1年,部分理工科专业可延长至3年。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2024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23/24学年持OPT的中国学生人数达61,552人,较前一年增长11.6%。这一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有意愿在美国工作。
在美的薪资情况
以软件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为例,以下数据来源于美国就业平台Indeed:
-
软件工程师:年薪约为123,447美元,按汇率折算约为88.7万元人民币;
-
电气工程师:年薪约为104,77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5.3万元。
整体薪资水平在美就业市场中处于中上水平。
启航导师的实际案例分享
以下是几位导师分享的就业情况,供参考(不同岗位、公司及工龄薪资差异较大,以下仅作为样本):
-
W导师(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目前在谷歌工作,年薪在25–30万美元之间。
-
J导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专业):目前在摩根士丹利,年薪在6–10万美元。
-
C导师(杜克大学ECE专业):在美国某科技公司任软件工程师,年薪15–20万美元。
-
J导师(麻省理工学院金融专业):在美国一家银行工作,年薪10–20万美元。
-
Y导师(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一家材料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年薪30–40万美元。
截至2025年6月1日,启航团队已有2700多位导师,其中超八成拥有国内外的全职工作经验。从行业分布来看,多集中在互联网、科技和金融等领域。
留学的意义不止于就业
尽管就业是很多人选择留学的重要考量,但在与大量留学归国者交流后,我们也意识到,留学带来的成长远不止于一份工作或一个薪资水平。
留学意味着走出舒适区,去了解另一种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你会接触多元的观点,学习不同的学术体系,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逐步建立起全球视野和独立思考能力。
更重要的是,留学过程中你会重新思考人生方向,探索自我潜能。这些经历对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留学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但它确实为许多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愿你在追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