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志愿填报的进行,不少学生正在认真规划自己的升学之路。但与此同时,一些陌生来电正试图通过“低分录取”“免试入学”等名义,将考生引入不透明的办学项目中,甚至直接落入“虚假大学”的陷阱。
当2025届高考生们认真核对志愿、憧憬大学生活时,一些来电自称“某高校老师”,要求点击链接或缴费确认录取。这类来电往往与实际高校无关,其背后可能是借“高等教育”之名行诈骗之实的机构。
这些所谓“院校”往往通过仿真网站包装自身,营造出具有“正规背景”的假象,令人误信。对此,中留服发布提醒:在规划升学路径时,务必选择经过备案、具备合法资质的正规院校和项目。
识别正规升学路径的关键工具:
-
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名单》
所有具备合法资质的普通高校,均可在教育部官网公布的名单中查到。 -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
该平台公布了所有经备案的中外合作本科、硕士等项目,具备参考和验证作用。
如何防止误入非正规项目?
-
先核对院校是否在教育部名单内。志愿填报时参考《招生计划手册》,如院校未出现在官方名录中,需提高警惕。
-
警惕“提前录取”“交费保名额”等说法。正规高校录取流程均通过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发布和管理。
-
验证中外合作项目的资质与办学情况。只有备案合规的项目,才能确保后续学习、学位授予不受影响。
有哪些中外合作项目值得关注?
对于部分成绩在本科线附近、有一定语言基础的考生,正规中外合作项目可能是一个拓展选择的方向。以下是部分可在教育部备案平台中查询到的项目,供参考:
中央民族大学 2+2 项目
-
通过前两年在北京的学习,学生可选修计算机、金融、新闻传播、艺术与新媒体、音乐、舞蹈等方向的课程,之后根据自身情况申请赴英、美、加、新等地继续完成学业并获取学位。
电子科技大学 SQA 3+1 项目
-
前三年在成都学习语言课程及SQA体系下的专业课程(如计算机、金融、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第四年前往海外完成学业。该项目与多所海外高校合作,已在教育部平台备案。
以上项目均有公开可查的备案信息,具备办学资质。在做出选择时,建议多方查证,关注课程内容、后续衔接院校、签证与学位授予等实际情况,确保自身投入能够带来切实收获。
不确定如何判断项目真伪?可参考以下建议:
-
使用教育部及中留服平台查验项目信息。
-
向所在中学老师、招生办公室咨询。
-
关注项目官方网站是否明确标注备案信息。
-
通过过往学生经验(如官方渠道发布的校友采访等)了解学习和就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