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开启新加坡留学生活的新生来说,除了憧憬校园生活,更要提高警惕——新加坡诈骗案件频发,尤其是针对留学生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4月28日至5月28日,新加坡本地就发生1300余起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930万元,冻结714个银行账户,这些数据为留学生们敲响了警钟。
诈骗案件频发,留学生需警惕
新加坡警察部队反诈骗指挥处联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诈骗机构启动“前锋计划”,这是近年来亚太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反诈协作案例。行动中,新加坡境内调查545人、逮捕106人,涉及本地案件1300余起,涉案金额3930万元,冻结714个银行账户,起获资金769万元。
从2024年数据来看,全新加坡中国留学生电信诈骗求助案共137起,其中南洋理工大学学生涉案18起,且涉案金额巨大。各高校中,新加坡国立大学被骗求助36起,受骗金额2582.7万元;南洋理工大学被骗求助18起,受骗金额2399万元,留学生已成为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
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
政府官员骗局
诈骗分子常冒充边检、移民局、快递公司等机构工作人员,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违法犯罪等为由,引诱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或操作银行转账。需牢记政府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公众汇款、提供验证码、点击链接或安装第三方APP和软件。
钓鱼骗局
钓鱼网站与真实网站差别细微,骗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链接,诱骗用户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私密信息,从而控制用户银行账户。防范时要做到不明链接不点、不明二维码不扫,仔细查看浏览器地址栏网址,认清各平台官网,不向他人泄露敏感信息。
社交媒体诈骗
骗子利用WhatsApp、Telegram等热门平台,以招聘、电子商务、假朋友来电等为借口实施诈骗。他们会使用假的网页版WhatsApp,诱使用户扫描二维码,趁机远程侵入账户。因此,不要从未知网站加载网页版WhatsApp,避免预付款项或直接转账,不随意支付定金。
遭遇诈骗后的求助渠道
若不幸被骗,需立即向新加坡警方报警;拨打新加坡反电信诈骗热线电话;并联系银行冻结汇款及账户。必要时,可向国内户籍地公安机关报警(报警电话:86 + 区号 + 110),也可拨打中国驻新加坡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紧急求助电话(24小时)。
开学季是诈骗分子活跃期,希望同学们务必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也请转发给身边的同学和家长,特别是提醒家长警惕“虚拟绑架”类诈骗,祝大家留学顺利!
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导师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