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9之后,美国不少大学陆续推出了Test-Optional政策,也就是说,申请人可以选择是否提交SAT或ACT成绩。这一政策使得很多准备赴美留学的学生产生了疑问:我还需要花时间准备这些考试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院校的要求来综合考量。
从整体趋势看,虽然确实有一部分学校完全不再要求标化成绩(如加州大学系统已永久取消SAT/ACT要求),但还有许多大学依然欢迎、甚至鼓励学生提交分数,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强校。根据最新数据,MIT、乔治城大学等知名院校已经恢复了标化成绩要求,而常春藤盟校中也有不少明确表示"推荐提交"考试成绩。如果你能在SAT或ACT中取得一个有竞争力的分数(通常指达到该校录取学生前25%的水平),那它会是你学术能力的一个有力证明,有助于在激烈的申请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对国际学生而言,不错的标化成绩可以弥补不同国家教育体系的差异。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强行提交分数。根据大学招生咨询协会的调查,如果你的分数处于中间水平(即达到该校录取学生中位数)甚至偏低(低于中位数25个百分点),可能反而会拉低整体申请质量。这时候可以考虑不提交,把重点放在你的GPA、文书、课外活动和推荐信上。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即使不要求标化成绩,也会通过其他方式评估学术能力,比如AP成绩、IB分数或学科竞赛奖项。
此外,申请策略也需要考虑专业差异。理工科专业往往更看重量化能力,因此数学部分的优异成绩可能比文科专业更有价值。而对于艺术类申请者,作品集的重要性通常远超过标化成绩。
总之,标化考试不是必须的,但它仍然是展现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如果你有信心取得好成绩,建议尽早准备并参加一次考试(最好在11年级结束前完成)。如果成绩不理想,可以结合以下因素权衡是否提交:
1)目标院校的具体政策(Test-Optional/Test-Flexible/Test-Required)
2)同校竞争者的平均水平
3)其他申请材料的强弱项
在决定前,请务必查阅每所目标学校的官方网站,了解其对Test-Optional政策的具体说明,避免误判。同时建议咨询升学指导老师或参加过相同院校申请的前辈,获取更个性化的建议。记住,大学申请是一个整体评估过程,标化成绩只是众多要素中的一个环节,保持GPA、丰富课外经历、撰写有说服力的文书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