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语种?
相对英语这些应用面很广用者甚众的外语而言,只在少数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
对小语种的定义一般有两种。一种定义是我们习惯上将英语以外的外语语种统称为小语种,另一种定义是除联合国使用的六种官方工作语种(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外的语种。
这里说的小语种是按帝一种定义。
提前批报考中,部分院校的小语种专业在提前批其他院校及专业中,以下是对提前批小语种的介绍。
设置在提前批的原因
1.满足国家战略需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例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在与中东、拉美等地区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保障生源质量:提前批招生可以让高校在更早的阶段筛选出对小语种学习有浓厚兴趣和一定语言天赋的学生,同时避免不愿报考而被调剂到小语种,导致小语种专业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
报考政策
提前批小语种在提前批本科批次其他院校及专业中填报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设置6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6个专业志愿,设置服从调剂选项。
报考条件:
没有户籍、学籍要求,全省考生都可以报考。
语言+复合学科
部分高校的小语种专业采用“语言+复合学科”的培养模式,如四川外国语大学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创办的“法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是国家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涉外法治人才需求而设立的跨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
该项目整合两校优势资源,旨在培养兼具语言能力与国际法律实务技能的“双语双法”高端人才。
项目采用分段式双校区培养模式:
第1-3学期:学生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主修法语语言文化课程,夯实语言基础(如法语视听说、法律法语翻译等),并辅以法学导论类课程。
第4-6学期:转入西南政法大学,聚焦法学核心课程(如国际法、民法、刑法),同时强化法律法语实务能力,例如《法国民法典》研读、国际商事仲裁法语实践。
第7-8学期:返回学籍所在校完成毕业论文及实习,可选择涉外律所、国际组织或跨国企业法务部门实践。
学生需完成两校联合制定的学分要求,并通过学位审核,可同时获得:四川外国语大学颁发的法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西南政法大学颁发的法学学士学位,证书上标注联合培养项目信息。
选拔要求:考生需通过外语口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