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管理到数据科学,我是怎么跨专业拿下纽约大学的?
- 原创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疫情使人懒散(领导:别找借口,之前那么多好案例都没见你写),斯坦福姐姐被迫深夜营业(领导英明!领导威武!求生欲望也是很强烈了),来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励志的文转工案例。
背景:首师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GPA3.93+ 马里兰大学商业分析(硕士)GPA4.0+ TOEFL103+ GRE320+
录取:纽大数据科学
同学高中是理科生,大学却读一个文科专业,硕士学了商业分析发现还是对理工科比如计算机感兴趣,想转回工科。所以第一次见面就提出来两个问题:
1、转回工科,有考虑信息系统管理博士、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硕士,怎样申请合适
2、只要能转回工科,我不追求名校,你觉得卡梅我能申上吗?
这是个逻辑很清晰的孩子,我当时其实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把问题问了回去:你以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看过哪几个学校?了解过学校的一些基本要求吗?做过哪些实习或者科研呢?一圈问下来心里大致有数了:这是个对院校专业非常了解,但是对申请情况不是很清楚,目标明确但是经常纠结的孩子。
同学优势是GPA很好,硕士的老师也很喜欢她,会有不错的推荐信。其他就全是劣势了:1、硕士成绩单十多门课除了一门商业沟通,其他全是数据类课程,但是计算机的核心课程基本都缺。2、实习只有一段NGO的实习和一段环境设计院的实习,科研只有课程里作业的经历,背景薄弱。 3、GT不算高但是也不是很想刷 4、接下来没有假期可以再补充实习和科研。分析下来MIS和DS的博士虽然也有可能,但是基于学生自己背景和诉求,敲定了DS和可以接受转专业CS的硕士混申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对比,她选择了我和新东方进行申请。因为学生硕士申请选机构不慎出现过gap一年的情况,所以这次申请她特别谨慎。在我的建议下,她回去联系了本校教授做科研,虽然不是很想但是也把托福和GRE刷到了105和325,也着手补充了一些网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开始了定校工作。这个时候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她对这次申请的重视:比如为了了解一些学校的信息,学生买了linkedin的会员,这样她能检索到相应项目的校友,查看是不是有跟她情况类似的录取。比如马里兰教授说她可以直接申请本校计算机,她自己会再去跟录取委员会的老师聊,知道马里兰的硕士是按照博士的标准录取的,然后再来跟我沟通。当然有时也会很焦虑:具体表现为定校过程中反复纠结,定完之后要不要换学校或者加学校。我们两个大部分的语音通话都在两个小时左右,最长的一次有三个多小时。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她有个非常棒的思考模式:共享和共赢。我会把我的案例说给她听,把内部数据截给她看,反复分析学校的情况和她跟学校的匹配程度,她也会跟我分享一些她了解的情况,也方便我更好的判断她的申请情况。反复沟通之后,她的焦虑一般会稍微缓解。
在尊享文案的文书配合下,申请圆满完成,学生拿到了梦校NYU的数据科学录取,终于回到了她的工科轨道上!也许很多学生和家长都经历过这种申请的曲折、等待的焦虑,也希望你们都有圆梦的开心!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