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科普人,也是科研人
2020年8月9日,刘屹靖正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拍摄头顶的闪电,十几个高质量风暴画面的成果让他十分兴奋。而在这时,一个牧民走了过来,带着哭腔说:
“你们这些摄影师应该多拍一下我们,今天下午的冰雹把种了一年的庄稼毁了。”
刘屹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过去,他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绮丽中,牧民的话把他拉回残酷的现实——气象灾害的负面影响。
“一定要做点什么,不能够只停留在对这种极端、美丽的追求上面。”
从那以后,刘屹靖决定不再单纯追寻自然之美,而是更多地追寻气象学背后的人文关怀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现实意义的思考,刘屹靖开始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做起气象科普,让人们对极端风暴天气有更清晰的认识,进而最大程度地规避气象灾害的风险。
在人们对其科普内容的反馈中,刘屹靖发现,更多人关注的是一些具象化的信息和气象征兆。
因而他提前做准备,不断学习更多的气象预报知识,让作品能帮助公众了解一些关键的气象信息。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成就感。
2021年5月的一个傍晚,正在福建漳州做项目的刘屹靖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团高降水型超级单体雷暴,原本灰白的天空顿时呈现出一种非比寻常的蓝绿色,他当即判断冰雹将至。
当云团内存在大量冰雹与致密雨滴时,水分子会吸收光谱中大量红光,反射出蓝光,神秘的蓝绿色天气让美丽与危险相伴相生。
于是,他在网上提醒当地朋友注意冰雹危险的同时,赶紧拍下这团超级单体,并随后将科普视频发布至社交媒体,向大家科普蓝绿天色的原理及其包含的预警信息。
不少看过视频的网友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见过蓝绿云,但却不知道这预示着冰雹灾害;还有网友晒出了自己拍到过的蓝绿云,并留言“后来的确下了大冰雹”。
从气象行业的角度看来,刘屹靖的努力有助于气象预警制度的完善,让普通民众受益。
除了追风和科普以外,刘屹靖还加入了气象科研课题组,到沙漠里蹲守风暴,采集数据,研究特殊环境下风暴相关的形成机制。
“我希望尽微薄之力,为推动整个气象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素履以往,心之所向,少年总是不甘于平凡。
刘屹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追风”路,尽管这条路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但在风暴前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一瞬会化作永恒。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热爱的力量在闪烁,追梦的旅途鲜花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