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录取院校: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哲学硕士 UCL M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社会学硕士 UCL M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硬背景:
本科院校:利兹大学Leeds
本科专业:国际发展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大二均分:62分
软背景:无
申请难点
海本申英硕的文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的文书,是文书老师公认的最难写好的文书之一。
多数留子的真实写照是:大学期间学业繁重,能分配给参与实践和科研的时间少之又少,个人的课外经历大多停留在高中阶段。而英硕的PS通常会告诉大家,需要注重本科阶段的经历减少对过早的经历的描述。以致于海本的学生在准备申请研究生的文书素材时,可以说经历部分是“一片空白”。
和多数海本学生比起来,H同学更难的点在于“转专业申请”。其本科的理论学习和自身的经历和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相关度微乎其微:高中阶段1段短时间的小学志愿者经历,和教育完全不相关的2段会务专业和培训师助理经历,1段高中时代的商赛获奖经历。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从H同学的本科学习经历出发。国际发展的研究涉及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结合H同学课堂作业中完成的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的研究,我们和H同学一起探讨了该国家妇女在教育方面的现象和问题。然后结合其偏远地区的志愿者经历,将文书的主线确定到了教育中的”性别平等”这个关键词上,在每个段落都突出自己对教育哲学的思考,体现“匹配度”。
留学规划与提升
从【申请动机】上:
在志愿服务中,发现男生的入学率高于女生,并结合约翰-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性别不平等问题。发现这样的教育不平等现象是中国许多经济落后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中的性别不平等明显违背了约翰-罗尔斯的原则。这种哲学思想与现实实践之间的矛盾激发了对教育哲学的深入探索,并激励我推动以哲学为指导的教育政策,确保公平地获得优质教育。
对【教育哲学的思考】:
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入学率上,还体现在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比如男性擅长科学,女性擅长艺术,这也一定程度影响大学招生的倾向,导致某些专业的性别失衡。此外通过英国留学期间注意到的男性同学和女性同学迟到时教授不同的反馈,对教育中的刻板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结合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提出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教育研究中形成良性循环。
【拉美视角下的性别与种族不平等】:
在拉美研究课程中关于哥伦比亚性别与种族问题的研究,接触到非裔哥伦比亚女性所面临的强制迁移与教育机会缺失等困境。同时也了解到AFROMUPAZ 和 Matamba 等非洲裔哥伦比亚妇女组织如何通过组织社区教育和文化活动提高了妇女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地位,拓展了对如何利用教育促进性别以及种族平等的理解。
通过以上重庆前途出国留学老师的介绍,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的相关资讯信息可以点击登录重庆新东方前途出国官网了解。如果您对于留学还有任何相关疑问,可以直接点击进行留学在线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留学老师为您免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