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你想去的大学有灵魂吗?
在美国衡量一个好的大学标准是什么?哈佛耶鲁这种在中国人眼中拥有“神圣”地位的名校,不一定受到美国学生的的真正喜爱。
在美国,对一所大学的最高评价——这是所好大学。到底“好“在哪儿才算真的好?
学生意愿强烈
一所学校申请的学生越多,说明它在学生中的地位越高。因此,像许多大学把录取率视为学生声誉的重要标准。
教授愿意去
高手聚集的地方,也是一个学校的水平体现。所以,每个大学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的吸引最优秀的教授加盟,防止被“挖墙脚”。
不需要任何机构的评估和排名,这两条标准深入人心。就算闭着眼盲选,他们心中也知道哪个是最想要的。
一所有趣到近乎古怪的大学——芝加哥大学
Michael是美国人,芝加哥大学一年级新生,但当时他同样拿到了哈佛大学等一些名校的通知书。
我问他为什么会选择芝大,他觉得我的问题很奇怪,“因为芝加哥大学很棒!”最后还问我为什么会这么问。
很显然,当时我为他不选择哈佛而感到遗憾。“那么,芝加哥大学好在哪呢?”
Michael说:“这里的人都很有趣。不像有些学校的学生看上去挺好的,但其实感觉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像家具。”他后来说他有个bro去了斯坦福,就是这样很无趣的“家具”。
然鹅,中国学生选择大学时最看重的是学校的名气、所在城市和专业,基本上为了将来的就业是占大多数的。
跟中国学生不同的是,Michael选择了芝大而不是哈佛的原因,则是因为学校的有趣。可以说,这是个典型的美国学生的选择。
Michael后来解释说,这种有趣可以渗透到多个方面。就比如说哈佛课程的难度和挑战性都没有芝大强。
之所以说这个大学有趣到古怪的程度:因为它的入学申请要求是无数怪诞不经的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Michael和芝大是相互匹配的。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好大学一定要有灵魂
举个栗子。
听朋友的朋友Kate说(Kate是美籍华裔),四年前的这个时候拿到了Yale的offer,最后在她妈的逼迫下,报名截止前一天申请了哈佛并被录取。
她妈这样做的原因不是因为哈佛更好,只是因为当时离她们住的地方近。蜜汁尴尬......
再来说斯坦福,同样是很多中国学生梦校。
这个位于加州的阳光地带,实力雄厚的知名学府在很多美国教授看来,斯坦福在某些地方被称为top 还是“不合格”。
他们认为,斯坦福的工科色彩过于浓厚,与商业和大公司的距离太近,虽然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大牛和亿万富翁,但却因急功近利变成了一所“失去灵魂的大学”。
很多时候,卓越和有灵魂是两码事。一所卓越的大学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就拥有其灵魂。
哈佛大学一个任教长达30多年的院长写过一本书,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深刻分析了哈佛大学是如何从一个教育机构蜕变成一个商业机构的,过程中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教育宗旨。
这里的“灵魂”,其实就是指大学引领社会的思想吧。也就是说,大学必须要和社会保持一定的警觉性距离,不会被牵着鼻子走,更不应当盲目地迎合当下社会的不理性需求。
当社会热的时候,大学反而应该冷却,哪怕会因为暂时的冷而丧失了某些所谓的“时机”。
平等民主的大学是培养大师的沃土
在芝加哥大学,没有人要求教授一定要做出多大的科研成果,但一定要上课。
因此,当一个教授半年见不着面,没有人会觉得奇怪。有的教授很多年不发表一篇文章,也很正常。每个人都很从容耐心,彼此间都充满了信任。
这是一所民主平等的大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授治校”。校长的决定在教授的决定之下。曾经一个芝大的教授说过,他为什么会选择芝大,而不愿意去一些更著名的大学教课。
“在芝大,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但在其他的大学,包括那些最牛的大学里,基本上都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这是芝加哥大学的办学风格, 也是它独特的魅力所在。
这个有灵魂的大学,产生了诸多有思想的人,拥有80多为诺贝尔奖得主,在它最辉煌的时代,形成了在各个学科中著名的“芝加哥学派”。
由此可见,芝大成为了实至名归的好大学,这也正是世界上不论是著名的还是普通大学所值得的学习和借鉴的,也是中国大学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