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学习中的常见错误
比如,看到haben即反应为“有”,看到werden即理解为被动,这都是错误的理解方式。它们的两种含义从记忆和区分上并无难度,只需要大家先看清句尾的词即可判断,这也是正确理解句意的基础。
易错点2:先入为主地将陈述句的句首成分作主语理解
事实上,主语既可能在句首,也可能在句中。学了一段时间的同学不难发现,按德语的表达习惯,句首常是时间、地点等状语。在简单句中,我们需要注意主语必须是第一格的名词或代词,不会是带介词的短语或其他格数的词。另外,注意动词的单复数形式也能帮我们规避一些误解。只有符合动词人称变化的成分才可能是主语。
二、表达方面
易错点1:句首的副词(短语)后加逗号,比如“首先”、“今天”
这是由汉语和英语代入的错误习惯,德语句首的此类成分后需紧跟动词,不能加逗号。比如Leider haben wir keine Milch mehr.是正确的表达(错误表达:Leider, haben wir keine Milch mehr. / Leider, wir haben keine Milch mehr. )
易错点2:单数可数名词前无冠词
虽然冠词的缺失有时不影响理解,但若未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在写作中则会重复犯错,此类初级语法错误对考试的判分显然是有影响的。另外,在语序灵活的基础上,德语名词前的冠词形式也成了判断句意的重要信号。冠词缺失也可能会影响句意流畅准确的表达。所以,大家在书面表达中要注意斟酌每个名词前是否需要冠词,以及冠词的种类和形式。其中,单数的可数名词前面一定需要加上合适的冠词哦。
最后,由于每位学习者的语言习惯和学习经历都有不同,除了关注高频错误,关键要能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建议大家把自己理解和表达中的错误及时分析、集中记录,经常回顾,长期坚持下来一定能把德语学的越来越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