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假强势”的父母,养出了“真弱势”的孩子……(上)-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首页>顾问中心>吕冬霞>日志>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假强势”的父母,养出了“真弱势”的孩子……(上)
-人正在咨询
向TA咨询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留学顾问吕冬霞

吕冬霞

美中留学咨询组长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北京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上海 的顾问

    继续向吕冬霞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假强势”的父母,养出了“真弱势”的孩子……(上)

    2024-05-16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令人十分揪心。
    她生活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被当教师的爸妈说:“老师的孩子,生下来就必须考高分!”
    因为有了这个奇怪的“信念”,从小到大,只要关于学习方面的事,她都必须无条件按照父母的要求和标准来,容不得一丝反抗。
    考得差了,爸妈会唉声叹气分析原因,然后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逼迫她感到愧疚。
    考得好了,父母又会用权 威的教师身份,从她的卷面、答题时间、答题态度、答题方法再挑出各种毛病。
    当他们发现女儿的智商确实有限后,又开始插手她的社交。
    穿新衣服会被怀疑早恋,收礼物更会被轮翻盘问,她的房间从来没有秘密,因为所有的角角落落都被父母偷偷翻过无数遍。
    在父母密不透风的强势控制下,她的整个学生时代,都过得小心翼翼,无比自卑。
    心理学家说,孩子的成长,本质上是一场和父母之间的权力争夺。
    父母赢了,孩子就输了。

    01.父母用假强势虚张声势孩子用真弱势委曲求全

    一个妈妈和我诉苦,说她从小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
    现在的她,对所有人都始终唯唯诺诺,经常觉得别人不重视她的话,不在意她的人。
    她很少为自己主动争取什么,经常是那个被委屈的人。
    她的婆婆和她父母一样,都非常强势,每次吵架,她习惯性不敢反驳,只会选择默默忍受,有时候即使想反驳,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甚至觉得,是不是自己心态有问题,是不是自己太敏感,太多疑了?还是自己不会经营人际关系?
    一直的妥协,对自我的怀疑,让她很长时间都陷在焦虑中。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她开始寻求改变,于是,她把寻求方向转向了孩子。
    她要求孩子必须事事争气,不允许孩子有任何退缩逃避的行为,甚至连孩子只是不小心被同学撞到了,她都要逼孩子撞回去。
    可是她没有发现的是,她已经在无意识中,完全复制父母当年对她的教育方式。
    她用自己最想逃避的教育方式,又束缚住了自己的孩子。
    最后,孩子在她的管教下,反而活成了另一个她,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什么都唯唯诺诺,被人欺负也只会忍受。
    有次孩子被同学逼到下跪,她知道后气急败坏地甩了孩子一个耳光,大哭着质问:“为什么要让别人这么欺负你!”
    可她哭到崩溃,孩子却习惯性地一直低着头,没有任何表情。
    那一刻,童年的子弹穿过时间射中了现在的她。
    她最终把孩子教育成了她最不想成为的样子。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假强势”的父母,养出了“真弱势”的孩子。
    这样的父母,并不是那种内核稳定的真强势父母,而是用虚张声势的强势,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早已切切实实、毫无察觉地伤害了自己的孩子,把处于真正弱势的孩子,培养出了真正弱势的性格。
    父母虚张声势,孩子战战兢兢。
    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这种父母,其实都有一个强势的假源头。
    他们或者是因为自身安全感的缺失,所以要以控制欲的方式去养育孩子;
    或者因为从小获得的正面关注太少,所以想要从孩子的成就中去找补回来自己曾经的缺失。
    而他们假强势的内核,也是源于脆弱型的高自尊和浮夸型的自恋。
    脆弱型的高自尊让他们难以接受自己童年的失败,所以把成功的期望转嫁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替代童年的他们,站出来反抗和拒绝。
    而浮夸型的自恋,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强势父母的打压下长大,自恋受损,需要让孩子帮助他们重塑自恋的信心。
    但无论是哪种,唯有孩子受到的伤害和改变,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02.父母的假强势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有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一面对父母就会变得很倔?”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
    “当父母用带着权 威性的控制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敌意。
    如果孩子选择低头,他会因为在父母的恶意中屈服而感到羞耻;
    如果孩子用倔强的方式表明他不接受父母的敌意时,其实是用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在证明自己的存在。”
    所以你看,但凡父母的出发点是强势,无论孩子是屈服还是不顺从,本质上,都是在激发孩子的负面反应。
    而这些亲子对抗中持续出现的负面反应,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曾在十几岁以青春文学出道的少年作家七堇年,在37岁有12部作品傍身时,回顾过往,却说自己年少时对自己的心理评价只有-50分,而这一切都源自她的母亲。
    小时候父母离异,她和妈妈挤在职工宿舍。
    家里有一面书墙,可她不能随意翻阅。
    她没有看过小伙伴都在讨论的《新白娘子传奇》,也没有看过大家都喜欢的通俗文学。
    因为她所有被允许看的电视和书籍,都是妈妈指定的严肃正剧和名著。
    在她的记忆中,妈妈急性子、强势、刀子嘴豆腐心,什么都要求她做到最好,会对她说:“你要比别人做更多的事,担更多的责任。”
    语文考了100分,妈妈会问她为什么数学被扣了两分?数学考了100分,又被问为什么体育不是满分?
    她喜欢写作,被妈妈批评不是正经职业,妈妈不看她的书,不愿和她讨论她喜爱的文字。
    妈妈让她音乐,也是妈妈自己喜欢。她觉得她在妈妈逼她弹琴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想象中的女儿。
    她说,自己理解妈妈当年对自己的强势要求,是因为时代的失落和压抑都落在了妈妈身上,所以妈妈并不是真的强势,只是用期待、恐惧、焦虑弥补她曾错失掉的岁月。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七堇年变得早熟,她说自己从小就心事重重,只能用写作熬过枯燥的童年。
    她在自己的书里用苦闷形容自己的成长,用矛盾形容自己和母亲的关系。
    因为受母亲的影响,她还曾在出版几本畅销书后,又放下写作,为了让母亲安心,转去单位上班,可最终被内耗拖垮,还是以离职退场。
    她说,自己似乎一直活在自我审视、自我怀疑、自我批判的绝望困境中。
    她理解母亲当年的不容易,但也对母亲给予自己的痛苦心有怨念。
    她说,长大后的她,最喜欢的,就是找一个没有天花板的地方,静静呆着,那一刻,她觉得她终于可以自由呼吸。
    记得有句话说:“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在等待着父母的道歉,而父母花一辈子时间在等待孩子对他们说谢谢,而我们都等不到想要的。”
    一个家庭中,父母的权力占了上位,爱就变得被动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父母的强势“欺负”,那他长大后,就会被全世界,尤其是他自己“欺负”。
    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就不管孩子,放纵孩子了。
    只是不要用虚假的强势,去自以为是地养育孩子,而是让孩子能在安全、自由、被尊重的环境下长大。
    让他们可以养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发自内心真实地爱自己,可以在任何关系中,都能以平等的姿态面对,而不是任何时候都忽视自我,把自己放在关系的下位。
     
    更多详情
    -老师帮忙评估

    自身软实力标化成绩多维度为您评估留学录取率

    立即评估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吕冬霞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吕冬霞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