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只有一个,其他人怎么办?” 保考研双失利,我调整心态上岸香港大学
比起许多大一起就坚定了未来选择的同学们而言,我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相信大家已经看了很多大佬的卷王之路,这当然是最优秀的一群人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但一个专业、一个班级中,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多方面的准备是需要的。
如同大多数大一大二的学生一样,我大学前两年一直以外保为目标。然而,对外经贸15%的保研率和作为非综合类大学寥寥无几的外保名额以及远近闻名的正态分布,使得我的外保目标希望渺茫——认清自己的秉性很重要。如果你一直以来都不是每天精力满满、乐于竞争的人格,或者说你大多数时候依靠外力驱动学习而非强大的内驱力,那么大概率你并不能在全部专业课、数学课、英语课、思修课及一众选修课上拿到85分以上,而是总有几门课惨遭“正态”。 以我为例,我的大部分以期末笔试为主要给分形式的专业课及数学类、英语类课程成绩都不错,期末突击一下拿到90分以上似乎并不太困难。但我的思修课成绩十分惨烈,作为一个不爱发言,经常遇到极 品队友的人,我几乎没有不被正态的思修课,很多选修课遇上小组作业形式也往往“喜提”84分。 不要小看思修和选修课,它们也许并不起眼,但却是拉低你绩点的隐形杀手。一般来讲,外保的基本线是在均分90以上才有一线希望,而我的专业课并不能拯救被一众84拉下的均分。因此,在大二下学期,我放弃了保研这条道路。 (至于为什么不内保,主要是我个人更倾向于综合类大学,对外经贸10分钟能绕校园一圈的小而
接下来,在我面前摆着两条路,考研或留学。鉴于那时还是疫 情严防时期,大家对新冠的态度还是避之不及,出国的风险太大,我将考研作为了大三的主线目标——不出意外的,我将维持绩点的优先级下调。事实证明,这对于并非是一门心思考研,不论几战都要上岸的考研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错误决定。 非常不幸,在我考研前一个月放开了疫 情防控,而我在考研当天因新冠发烧而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水平。这看起来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小概率事件,但对于考研这样“一锤子买卖”的大事来讲,任何一件小概率事件发生在你身上都是毁灭性打击。 所以,在考研大军逐年上涨,二战三战人数逐渐增多的今天,如果你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你当然可以在备考过程中全身心投入,但一定要在备考之前给自己留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