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也与孩子和解,生活才会变得从容
博主@尔舞山的阳光和丈夫都是985院校硕士,他们对女儿从小就有很高的期待。
女儿在学龄前,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很好,这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我娃是个天才,清北的料。
可孩子上了小学后,她发现孩子“扛不住”了,眼里的光消失了。
那一刻,她突然不想再鸡娃了,只希望女儿能快乐。
她停掉了女儿不喜欢的课外学习,留出更多时间给她自由支配,女儿肉眼可见地活泼开朗了很多。
她总结说:“为啥孩子就非得是条龙是只凤凰,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可能不能成大事,但是有自己的小幸福就够了。”
除了好分数以外,人生还有很多美好可以期待。
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趁早达成一个共识,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就算平庸也无所谓。
毕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幸福地活着。
与自己和解,也与孩子和解,生活才会变得从容。经常有读者在后台问我,孩子学习成绩差,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成绩就是不见提升,该怎么办?
在这里,我特别想给大家分享一段话: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父母,没有什么资源,没有太多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好孩子,那么就请你多鼓励他,多认可他,多表扬他,多理解他,多支持他。
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恐惧、愤怒、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脱口秀演员付航曾谈过父母关于他的教育。
父母很早就意识到,他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所以在学习上从不逼他,反而支持和鼓励他去做任何想做的事。父亲告诉他说:“永远不要听我的,因为你听我的只能成为我。你要大胆地做一些你爸爸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爸爸永远支持你。”事实也是如此。他去讲脱口秀,父母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都全力支持他。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可偏偏他最争气。
去年,付航在《喜剧最,好的》夺冠,成为了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脱口秀演员之一。
付航的故事给所有父母提了个醒:
接受孩子的平庸,不代表放弃孩子。承认孩子的普通,不代表彻底佛系。明白孩子的平凡,不代表放任不管。
好父母,是无条件接纳孩子后,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做最,好的自己。
电视剧《我们的日子》里的女孩雪花,学习成绩不好,是个妥妥的学渣。
爸爸王宪平始终护着雪花:“雪花是将才,将才都晚熟。雪花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机灵劲,一股灵气。”
老师吐槽雪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王宪平反驳说:“头脑简单说明雪花单纯,四肢发达有啥不好?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优势。”
就这样,在爸爸的不断鼓励下,雪花成绩渐渐有所提升,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
毕业后,日子虽然过得平淡,却也幸福。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现实却是,完美无瑕是奢望,生而普通才是常态。
与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解,对孩子少期待、多鼓励,少苛求、多欣赏,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养孩子就像播种,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或者他就是一棵小草。
那又何妨,无论他是花儿、小草还是大树,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
人有一种修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其实还有另一种修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慌不忙地成长,孩子会进步,你也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