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0+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斩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全奖
- 原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1. 强势的硬件条件-通过录取委员会审核的第一关
面对申请者远远大于space的情况,通过硬件条件来进行初步筛选,可能是最直接最高效的办法了。即便在强调多元因素综合考量的美国申请中,强势的硬件条件,也是成功申请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Z同学本硕GPA分别达到了3.7+和3.9+的水平,这无疑是良好学习能力最直接的证明。GRE方面,学生325+的成绩,也为成功申请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2. 明确的研究方向&匹配的科研经历-打动博士招生官的关键
“强烈的科研热情、明确的研究兴趣、清晰的发展目标以及匹配的科研能力” 对博士申请者来说,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如何精炼准确地展现出这几个要素,是在准备个人陈述过程中最有挑战的一部分。
在准备Z同学的申请材料中,面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页个人陈述的要求,经过反复讨论和打磨,最终形成如下策略:
A:开篇直接表明研究兴趣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展现目标明确且坚定的第一印象
B:合理安排本、硕两段研究及学习情况的详略:本科科研项目与现在的分支契合度不高,所以简写说明了科研思维的培养和实验技能的提高;用重点课程中的收获,说明确定研究方向的契机;详述确定方向后科研项目中的核心步骤、阶段性成果及研究计划。
C:针对性选校原因:从课程和教授研究两方面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注重表达学生可以给学校带来的贡献。
3. 教授资源-成功申请的契机
理工科博士申请与硕士申请在流程上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教授”这个因素起到的作用了。因为博士生入学后需要分配到方向匹配且有招生计划的导师,所以博士申请者会接触到“套磁”这个特殊的环节。这个话题详细说起来比较复杂,在这里不做细致解释。
小Z同学有良好的教授资源,提前与教授进行了沟通,得到的回复是:你要首先通过录取委员会的审核,如果通过,我很乐意了解你的情况,当你的导师。虽然通过录取委员会审核这个前提,并不容易达到,但是,起码我们得到了积极的信号:老师有指导博士生的计划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4. 良好的面试表现-拿到offer的最后一搏
很多博士申请者,会经历一个环节-争取面试。因为面试,是相当一部分理工科申请必不可少的一环。
Z同学在面试前,除了常规的面试辅导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去利用学长资源,了解面试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以便进行充分的准备。最终因为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对科研项目细节的良好把控,通过了不同老师的轮面。在一些细节,比如presentation的准备和面试后的thank you letter等,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最终小Z成功脱颖而出,获得全奖offer,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充足的申请准备,也终于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