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领袖获昆杜上纽双入围:国际视野与公益情怀并存
- 原创
背景介绍
合肥一中瑶海校区
GPA: Top 30%
雅思:6.5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规划心得:
第一见到W同学的时候是在高一的下半学期,带着对综评申请的疑问和不确定坐在我的对面,问了很多关于上纽和昆杜申请的细节和案例。从交谈中了解到小W同学是一位非常多才多艺且具备挑战精神的高中青年。不仅仅热爱化学,更愿意挑战数学,物理等难度比较大的国际竞赛。在给他做定制方案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把这些竞赛作为我们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与此同时,抓住小W同学热衷学校内外公益领导力活动这一特质,结合他自身的能力和寒暑假的时间规划了几场极富领导力的公益活动。这也让他在整个申请的背景上面充分体现了个人的优势。并且不断地鼓励他冲击更高的雅思语言分数。最终拿到了上纽B档预录取和昆杜安徽省排名第二的预录取名单资格。高考发挥也非常出色,静等高考分数换正式录取。
申请优势分析:
W同学有大量的证书材料,他不仅在学科竞赛方面包揽文理科的头筹,在课外也是涉猎各个方面,扮演各种丰富多彩的角色:领导者/音乐爱好者/志愿者等等。小W从不给自己设限,在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里充分拓展自己的能力,解锁各种新鲜体验。不过这也为我们的申请带来困扰,学校对于证书数量的限制,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取舍。申请老师通过合并同类,并反复修改、斟酌活动描述的方式,全方位提供了小W的各项材料,为其打造出"硬核理科+柔软公益"的反差萌,这恰是顶尖学府最珍视的成长基因,助力其获得诸多学校的入围资格。
学生会主席的破局智慧
作为学生会主席,小W上演真实版"从零到一":申请老师在面谈和整理材料后发现小W为校园创造了许多新鲜的活动,这是体现其社群建造者的重要“证据”,应作为材料的重点。我们通过设计组织架构、首创招新考核面试机制、建立日常巡逻与晨读评分体系等细节,展现与上海纽大倡导的“开拓者精神”的深度契合;同时重点挖掘学生打破传统框架的创新能力,如联动其他社团策划舞会、打造“理科嘉年华”、促成校企合作等跨圈行动,对应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对“跨界协作”价值的推崇。在文书中,申请老师巧妙植入国际化要素,将小W看似不起眼的一次音乐活动作为体现小C协调传统民乐与现代表演的整合能力,将其转化为跨文化融合的实践样本;并在文书中通过量化成果强化说服力,层层具象化“可落地的领导力”。
公益场域的温暖叙事
冬至日他和志愿者小伙伴在养老院厨房揉面团,老人们吃着热乎饺子,听着少年自弹自唱的经典摇滚和一些他们那个年代爱听的“红歌”。不仅在精神方面提供陪伴,更是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教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各类能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应用软件。同时,他也曾充分发挥自己的耐心来同自闭症儿童们共同完成社会化的趣味篮球比赛。而这类活动并不是为了申请而临时加码,让简历变得更漂亮的“临时抱佛脚”,小W从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并尽自己所能地提供帮助。这种"科技赋能+人文关怀"的组合拳,让他捧回"公益小先锋"奖杯时,特殊学校孩子们送的手绘贺卡比任何奖状都珍贵。
专业方面的深刻理解
作为年级部的学生,小W一开始和其他同学一样,很难说清楚自己对于今后想学习的方向为什么如此热衷。申请老师通过各项证书看出小W确实在学术领域表现优异,并且在面谈时每每提及这项学科,也都是充满热情。于是我们通过引导性的问题以及多次的沟通,每一项提供给学校的材料都经过了多次调研和推敲,单是面试问答的修改就进行了至少3轮,确保小W在与外教老师进行面试模拟时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申请老师和小W紧密配合,在文书和面试问题的准备过程中,协助小W以学校提供的特定资源为索引,借此展现他在这项学科方面的认识以及他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明确计划。
在申请的字里行间以及校园日的每次对话中,小W都证明着:热爱并不是空谈,也不是来自于高分带来的正向反馈,而是对于探索宇宙基础奥秘的兴奋和热爱!正式这份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用自己的优异的学术能力改善世界的热忱,打动了诸位招生官,赢得了各项入围资格。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
- 擅长专业:
- 卡耐基梅隆大学,UCLA,佐治亚理工,纽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