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证政策动态:26所海外高校被调整名单,留学生需关注学历合规性
2025年10月28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简称“中留服”)更新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院校名单,15所韩国高校、11所俄罗斯高校因不符合认证要求被调整。此次变动可能影响相关在读及毕业生的学历认证,进而对就业、考公、落户等事项产生影响。
院校认证名单的动态调整是常态。2023至2025年间,全球已有270所院校被移出认证清单,涉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了解院校被调整的原因及认证规则,是避免学历风险的关键。
二、中留服认证:留学生学历在国内的“认可度证明”
1. 认证的核心作用
中留服认证是教育部对境外学历的官方认可,是留学生在国内就业、落户等场景的重要凭证,具体体现在:
- 就业门槛: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通常要求提供认证报告,某省2024年公考数据显示,未认证学历的报名申请均未通过审核;
- 落户资格: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留学生落户政策中,认证报告是必备材料;
- 深造需求:国内高校研究生招生时,境外学历需提交认证证明,某高校2024年博士生招生简章明确标注“境外学历未认证者不予报考”。
2. 认证范围与边界
2025年4月发布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指南》明确了认证范围:
-
可认证学历需满足三条件:
① 颁发机构为所在国政府认可的正规高校;
② 课程质量符合法定学制要求(如本科通常为3-4年,硕士1-2年);
③ 证书被所在国官方承认(如通过国家教育部或高等教育委员会认证)。
具体包括:国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位、港澳台地区高校学历、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不可认证的典型情况:
- 语言培训证书、预科证明(即使是名校预科);
- 2023年9月后入学的远程在线课程;
- 荣誉学位(无实际学习经历的荣誉称号)、职业资格证书(如CFA、ACCA等)。
-
重要提醒:2023年起,中留服不再接受学校证明信(西班牙、意大利两国除外),必须提交正式学位证书。这导致部分澳洲留学生因毕业证发放延迟(通常需毕业后3-6个月),错过了春招黄金期。
三、2025年认证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六步走
2025年认证已全面实现线上办理,无需线下提交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注册与实名认证
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用身份证完成注册,实名认证需本人操作(未成年人由法定监护人代办)。
第二步:获取出入境记录(关键环节)
下载“移民局12367”APP,完成人脸识别后生成8位授权码。注意:默认查询时间仅3个月,需手动调整至覆盖整个留学周期(如2022年9月入学-2024年6月毕业),避免遗漏出入境记录导致认证失败。
第三步:填写申请信息
按系统提示填写学位信息和学习经历(至少填两段,如本科认证需填高中+本科),学校名称和学位名称需与证书完全一致,下拉菜单无对应选项可手动输入。
第四步:上传材料
必备材料包括:
- 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多语种证书需全部上传,如中英文对照版);
- 护照/通行证(含所有签证页和出入境盖章页);
- 近期证件照(底色不限,需清晰);
- 手写签名的《授权声明》(官网下载模板,打印后签字扫描)。
第五步:在线缴费
认证费统一为360元/份,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缴费后保存确认短信以备查询。
第六步:查询结果
认证周期因国家而异:美国、加拿大约10个工作日,英国、澳大利亚约15个工作日,其他国家约20个工作日。可在“用户中心-我的申请”实时查看进度,通过后生成电子认证书,自行打印即可使用。
四、270所院校被调整的四大原因
中留服对院校的审查主要基于“办学质量”与“认证合规性”,2023至2025年被调整的270所院校中,主要原因可分为四类:
1. 近5年无认证记录(占比62%)
这类院校多为规模较小的地方性院校,如美国的丹佛社区学院、圣华金三角洲学院等。中留服清理此类院校是为了优化名单,避免学生误申“无人认证”的学校。
2. 办学质量争议(占比23%)
典型案例:韩国庆州大学因课程设置缩水、毕业要求过低被投诉。中留服调查发现,其硕士项目仅设6门课程,考试为开卷形式,论文字数要求低于国内专科标准,最终被移出名单。
3. 认证数据异常(占比12%)
马来西亚百纳利管理与创业大学因短期内中国学生认证数量激增300%,且集中在工商管理专业,被启动加强审查,认证周期延长至60个工作日,最终因“课程同质化严重”被除名。
4. 频繁被举报(占比3%)
蒙古阿奇医科大学因“学制过短”(1年制医学硕士)、“入学门槛过低”(无专业背景要求)等问题被多次举报,核查后确认不符合“医学教育质量标准”,最终被移除。
重点国家被调整院校名单(部分):
- 美国:世界政治学院、中北大学(明尼苏达州)、中央州立大学等63所;
- 韩国:东亚放送艺术大学、大田加图立大学、韩国国际大学等15所;
- 俄罗斯:莫斯科经济统计学院、西伯利亚国立工业大学等11所;
- 英国:纽曼大学(伯明翰);
- 澳大利亚:戈登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澳大利亚圣母大学。
五、四大避坑指南:如何避免认证风险?
1. 选校前双渠道核查资质
- 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
- 目标院校官网:在“international students”栏目查看是否有“中国学历认证”相关说明,或搜索“院校名称+中留服认证”,关注近期是否有被预警的信息(如泰国格乐大学已被列入加强审查名单)。
2. 密切关注院校动态
中留服每年9月集中更新认证名单,建议留学生每半年核查一次学校状态。若发现学校出现“待观察”标识,或所在国家发布留学预警,需及时与学校沟通或考虑转学。
3. 完整保存关键材料
留学期间需妥善保管:录取通知书、课程表、成绩单(官方盖章版)、所有签证页和出入境记录(拍照备份)、与学校的重要沟通邮件(尤其是涉及转学、延期毕业的记录)。某留学中介案例显示,护照丢失的学生通过报警证明+学校在读证明仍成功认证,但流程比正常情况多花了2个月。
4. 警惕“学历”陷阱
避免轻信“一年拿硕士”“免联考包毕业”等宣传。例如,法国某商学院的MBA项目声称“无需上课,仅交15万学费即可拿证”,实际课程仅6次线上讲座,证书在法国本土不被承认,更无法通过中留服认证。
六、认证常见问题解答
-
Q:认证失败能重新申请吗?
A:分情况。材料不全导致的“暂不认证”可补充材料后重新申请;因造假或院校被除名导致的“不予认证”,无法再次申请且不退费。 -
Q:境外学习时间有要求吗?
A:无统一标准,需参考各国学制。例如,英国硕士通常需满12个月(含论文阶段),美国本科需4年(部分学分互认可缩短至3年)。 -
Q:专业名称与国内不符影响考公吗?
A:认证书会写实性描述境外专业名称,考公时需与用人单位沟通岗位专业要求。可在认证通过后12个月内申请专业复核,提供课程大纲对比说明,部分情况下可调整专业名称表述。 -
Q:已在读的学校被除名怎么办?
A:中留服对已入学学生有个案审查机制,需提供完整学习证据(课程表、作业、考试记录等)。若学校完全停办,建议尽快转学至认证名单内院校,已修学分可尝试与新学校协商转移。
七、写在最后:留学是投资,而非投机
270所院校被调整的背后,是中留服对“学历注水”的严格监管。真正的留学价值,在于通过系统学习提升专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选择正规院校,认真完成学业,才能让留学经历成为人生的“加分项”。
中留服认证只是底线,你的能力与视野,才是留学赋予的真正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