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香文化与佛教一同传入,是从焚香开始的。随着礼仪与艺术的完善,茶道、花道、能乐等传统艺术相继发展,由此诞生了独具特色的“香道”。
纵观焚香的历史,日本的焚香习俗始于奈良时代。东大寺、法隆寺等奈良地区的大寺院中,焚香活动十分盛行。可以说,香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与佛教一同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
奈良时代初期,香主要被用于宗教仪式。但随着香气逐渐被尊崇,连宫廷中也开始使用这种香料。
平安时代到来后,香从宗教仪式中逐渐普及,成为宫廷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趣。
随着每位贵人开始调配专属香氛,这些香氛逐渐成为彰显教养的日常用品。
平安时代初期,香便已深入贵族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本土并不出产香木。这些香木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和印度,除了平安时代各大寺院和宫廷珍藏的珍品外,贵族们也争相竞相获取。
随着武家的崛起,香逐渐确立了作为新兴艺术形式的发展道路。在足利八代将军义政领导的东山文化时期,其周边的文化人士围绕香木鉴赏,开创了以观赏为主的新型香文化。
江户时代开启后,现代香作法的基础基本成型。志野流逐渐渗透到武士社会中,家元制度也得以确立。到了十八世纪,香道(日本传统茶道)的参与者数量激增,不仅限于特定阶层,武士、市民乃至农民群体都纷纷加入,与烹饪、缝纫、茶道等技艺并列,逐渐成为人们培养修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浪潮中,香道虽遭遇重大危机,但成功渡过难关,实现了复兴。
在近年来被称为“香氛热潮”的新香氛文化逐渐成型的背景下,作为高雅传统文化的香道正重新受到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