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禁止:仅接受新生直申的 “硬核” 政策 这类院校彻底关闭了校内转 CS 的通道,学生若未在新生申请阶段被 CS 专业直接录取,后续将无法以主修身份进入该专业。
-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作为工科强校,该校因 CS 专业持续高需求,于 2024 年官宣新政:2024 年夏季及以后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无论当前专业如何,均无法转入计算机科学理学士专业。这意味着 “先入校再转码” 的路径彻底失效,仅 2024fall 前入学的在读生仍有最后申请机会,但需满足严苛条件 —— 完成计算机入门课程且成绩不低于 “C”,并在校完成至少一个学期且保持良好学术地位。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 早在 2022 年 3 月,UIUC 就已明确: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不再接受校内转学生,仅开放新生直申通道。该校 CS 专业申请者数量在 2015 至 2020 年间增长 82.86%,但录取名额仅增加 34.91%,激烈竞争促使政策收紧。若新生申请时选择 CS 未被录取但获其他专业录取,在校期间将彻底失去主修 CS 的可能。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 2022 年秋季起,UCSD 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CSE)专业大幅提高转专业门槛,23fall 及以后入学的学生几乎无转专业机会。该校将 CSE 设为 “限额专业”(Capped Major),转专业申请机会从每年两次缩减至仅夏季一次,且明确表示 “大多数年份无额外转专业名额”,实际上等同于禁止校内转入。 二、严格限制:仅留极窄窗口的 “筛选式” 政策 这类院校未完全禁止转专业,但通过名额管控、申请限制等方式压缩空间,仅极少数满足条件的学生可能成功。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2023fall 起,该校 CS 专业实行 “提前选拔”(Advance Selection)制度,新生需在 Common App 申请时就声明 CS 专业,由招生办直接评估录取。政策覆盖工程学院与文理学院(LSA)的 CS 项目,仅为 “入学后发现兴趣” 的学生保留 “在读探索者”(Enrolled discoverers)申请通道,但班级名额限制导致录取率极低。更关键的是,若新生申请时已选 CS 未被录取,后续无法通过该通道补申。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 UCB 未单独针对 CS 设禁转令,但将其归入 “高需求专业”(High-Demand Majors)清单,与经济学、心理学等共 11 个专业实施统一限制。2023fall 起,新生与转校生均需在申请时确定专业,无法通过完成先修课后续申明。这意味着学生若未在申请阶段锁定 CS,在校期间无法再将其作为主修专业,仅能通过辅修或跨学科课程接触相关内容。 三、限制背后:供需失衡与教育质量考量 美国大学密集出台 CS 转专业限制,核心源于三重现实压力: 申请量爆炸式增长:CS 领域就业前景与薪资优势吸引大量学生,UIUC、UCSD 等校的 CS 申请者年均增长超 15%,远超师资与教学资源扩容速度。 教学资源有限:CS 专业需配套大量实验室、小班研讨课及行业导师,过度扩招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佐治亚理工就提到 “限制转专业是为保障现有学生的培养质量”。 就业市场倒逼:企业对 CS 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提升,院校需通过严格筛选确保学生学术基础扎实,避免 “转码” 学生因基础薄弱影响就业口碑。 四、替代路径:无法转专业后的 “曲线发展” 方案 对于志向 CS 却未直申成功的学生,可考虑三类替代方向: 选择交叉专业:密歇根大学虽限制 CS 转专业,但计算机工程(CE)、数据科学(DS)等交叉学科仍开放申请,课程内容与 CS 高度重合,就业方向也相近。UCSD 的生物信息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等专业,同样能提供编程与数据分析技能培养。 攻读辅修学位:多数限制转专业的院校仍开放 CS 辅修,如 UCB 允许非 CS 专业学生修读计算机科学辅修,需完成 6 门核心课程,虽无法获得主修学位,但能补充专业知识。 跨校资源利用:部分大学联盟提供跨校选课机会,如波莫纳学院所在的克莱蒙特联盟,学生可跨校修读其他成员校的 CS 课程,丰富学术背景。 五、申请建议:避免 “踩坑” 的前置规划 明确专业意向再申请:针对 UIUC、佐治亚理工等 “零转码机会” 的院校,若确定以 CS 为目标,新生申请时需直接选择并全力准备,避免寄望后续转专业。 研究政策细节:密歇根大学、UCB 等校的限制政策有明确适用范围,需仔细阅读官网说明,比如密歇根的交叉专业不设限,可作为备选方向。 关注先修课要求:即便无法转专业,提前完成微积分、编程基础(如 Python、Java)等课程,既能为跨专业申请研究生铺路,也能提升就业时的技术竞争力。 从佐治亚理工的 “彻底关闭” 到密歇根大学的 “窄门筛选”,美国大学的 CS 转专业政策正不断收紧。这并非否定转专业的合理性,而是院校在资源有限与需求激增间的平衡选择。对于学生而言,与其纠结 “如何转专业”,不如在申请阶段做好精准规划,或通过交叉学科、辅修等路径搭建能力体系 —— 毕竟在 CS 领域,扎实的技术功底远比专业名称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