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矿的家庭,“往死里”培养孩子这3个爱好!特别是最后一个
前段时间参加女儿学校的讲座,隔壁班妈妈炫耀给儿子报了万元编程课,转头问我给女儿报了啥。我正啃着半块凉掉的三明治,含糊说:“报了个‘免费早教班’——楼下公园和旧书架。”全场安静三秒,后来却有好几个妈妈偷偷问我:“你家孩子咋坐得住读那么多书?”其实普通家庭养娃就像种盆栽:没名贵花土,那就把阳光、水分和通风做到致。这三个不花钱的爱好,才是咱们该死磕的“成长武器”!阅读:在书堆里种出“思想的常青藤”记得女儿三岁时,我花大价钱买了套点读笔,配套绘本闪着光唱着歌,结果她玩了三天就扔在角落。反倒是隔壁奶奶送的破布书《动物世界》,被她翻得边角发毛,还拿胶带粘成了“补丁书”。现在我学聪明了,把客厅电视换成实木书架,每层都贴着女儿画的“图书管理员证”。最妙的是“睡前盲盒时间”——用布袋装几本旧书,她摸到哪本我就读哪本,有次摸到《月亮的味道》,读到大象叠罗汉够月亮时,她突然爬起来往我背上摞枕头:“妈妈,我们也搭个通天塔!”神经学教授曾说,亲子阅读时孩子大脑的海马体活跃度,比看动画片高4倍。我家的笨办法很简单:把阅读融入日常:把超市小票、快递单都变成识字卡,让她找“苹果”“牛奶”的字样,以“用”促“学”。营造阅读环境:家里随处可见“书”,阅读完用橡皮泥捏角色,上次捏《两只松鼠一座桥》里的动物和桥,她在桥上加了一颗大大的爱心。不断扩大阅读量:周末带她去社区图书馆借书,我鼓励她挑选自己喜欢看的书,有一次她借了几本喜欢的绘本残本,她拿胶带粘好后当宝贝翻了一遍又一遍。前几天她指着书架说:“妈妈,这里面住着会说话的蚂蚁和会飞的公主!”你看,孩子的想象力从来不用花钱买,几页旧纸就能搭出整个童话王国。运动:在风里长大的孩子自带“抗摔”能力去年夏天差点给女儿报“儿童体适能班”,试听课上孩子像木偶一样跳圈,一节课200块。可交定金那天,才上大班的她跟爸爸在公园的草坪上打羽毛球,一口气能接10个球。球掉到枝丫上,她用鞋子击落羽毛球笑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爬起来说:“妈妈,真好玩!”转念一想,这类轻松的运动不更适合孩子么?现在俩娃都是“野生运动家”:儿子在小区楼下草坪能跑半天,女儿把跳绳系在两棵树间发明“跨栏游戏”。上个月在外面参加体能活动,平衡车滑得贼快;周末去泳池游泳,教练悄悄问我:“你家孩子咋不怕累?”柏拉图曾言:“运动和阅读是通向幸福的两个通道。”蔡元培亦道:“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对于孩子来说,在自然中运动,便是拥抱幸福、增强抗压能力的重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