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备受关注的 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 THE 排名) 正式发布。在中国留学生中,THE 排名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学术本身——它直接影响着 回国后的学历认可度、落户资格、人才引进及选调生报名 等政策导向。
那么,今年的 THE 排名有哪些新变化?英国大学的整体走势如何?中国香港高校为何集体上扬?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
2026 年的 THE 世界大学排名覆盖了 115 个国家和地区,共计 2,191 所高校 上榜,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亚洲地区共有 929 所高校上榜,分布在 36 个国家或地区。整体来看,亚洲高校在数量和质量上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学术竞争愈发激烈。
具体来看:
- 
牛津大学 连续第十年蝉联世界首位,稳坐榜首。 
- 
清华大学 位列全球第 12 名,继续蝉联亚洲首位。 
- 
美国 依旧强势,前十中占据七席。 
- 
中国香港 表现突出,是全球一个“上榜高校全体排名提升”的地区。 
- 
韩国 创纪录地有四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 
- 
印度 以 128 所上榜高校成为亚洲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 
英国高校表现
在本次 THE 世界大学排名中,英国共有 11 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较去年减少一所。
去年重新回归前百的 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 今年遗憾离开前100行列。值得一提的是,谢菲尔德在 2026 QS 排名中仍稳居前百,毕业生的回国认可度不会有太多影响。
不同排名体系的差异,正是导致这种名次错位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往往参考多项国际排名,而不是只看一个榜单。
另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 该校今年从 THE 前50跌出。目前已公布的 QS 和软科排名中,LSE 同样未能跻身前50。虽然它在社会科学领域依旧是主要存在,但对于某些“要求世界前50”的岗位或政策项目来说,LSE 的排名变化可能会带来一些现实影响。
不过,从整体看,英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依旧稳固,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传统强校依然牢牢占据全球Top10,其他老牌名校如爱丁堡、曼彻斯特、布里斯托等排名也相对稳定。
澳新高校表现
澳大利亚 依旧保持强势,共有 6 所高校 跻身全球前百,其中 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是稳居全球前50的代表,延续了多年的稳定表现。
很多同学关心,THE 世界大学排名到底是如何评出来的?
THE 是目前全球一个全面评估研究型大学核心任务的排名体系,涵盖 教学、科研、知识转移 和 国际视野 等四大核心领域。
2026 年的排名使用了 18 个精心设计的绩效指标,分属五个主要维度:
教学(Learning Environment,权重29.5%)
- 
- 
教学声誉、生师比、博士授予数等 
- 
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习体体验 
 
- 
研究环境(Research Environment,权重29%)
- 
- 
研究声誉、研究收入与科研产出 
- 
衡量学校的科研实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 
研究质量(Research Quality,权重30%)
- 
- 
以论文被引用次数衡量研究影响力 
- 
是科研质量的重要体现 
 
- 
国际展望(International Outlook,权重7.5%)
- 
- 
包括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职员工比例、国际合作论文比例 
- 
新增指标“出境交换生”(Outbound Exchange) 也被列入框架,虽然目前权重为 0,但未来可能纳入正式计算。这意味着,大学的国际交流能力将越来越被重视。 
 
- 
产业(Industry,权重4%)
- 
- 
衡量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程度与成果转化能力 
- 
体现高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 
整体来看,THE 的方法论相对平衡,既关注学术研究,也兼顾教学与社会影响力,因此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公信力。无论是 QS 还是 THE,任何排名体系都有其偏好和局限。对于准备留学的同学而言,排名是重要参考,但不是标准。
“大学排名或许能反映趋势,但不能定义价值。”真正决定留学体验与未来发展的,仍然是你的专业方向、导师资源、研究环境以及个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