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英国名校,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简称IC)一定是无数学霸心中的梦校。然而,近几年IC的申请情况用一个词形容——卷到飞起。
接下来,我们就用数据+案例,来拆解一下帝国理工的申请趋势,以及申请者到底要做好哪些准备。
人数创纪录,offer率跌至谷底
根据IC官网公布的数据,2023申请季共有 7078份中国学生申请,同比上涨 8.5%,说明热度依旧在攀升。
但是!最终只发放了 1607封offer,比上一年少了57封。也就是说,整体 offer率只有15.07%,直接降到近六年的最低值。最终入学的中国学生数为680人,录取率不足10%。换句话说,100个申请人里,可能连10个人都进不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而且从今年25fall的拒信情况来看,帝国理工的高冷态度还在持续。未来几年,想要拿下IC的offer,难度只会更大。
热门专业 VS 冷门专业
申请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
- 
数学系:中国学生申请人数遥遥领先,达到1167人,最终发放offer 303封,offer率约25.96%。 
- 
经济、金融与数据科学(去年新设):809人申请,但只给出32封offer,录取率低到3.96%,几乎是“地狱难度”。 
- 
化学、物理、电子电气工程:申请人数都超过500,offer率徘徊在20%左右。 
可以看出,中国学生集中扎堆在数学、理工类大热专业,而新兴的“金融+数据”交叉学科更是吸引了大批申请者,但竞争异常残酷。
📊 offer率很高的五大专业
对中国学生来说,相对“友好”的专业包括:
- 
土木工程系:60.58% 
- 
地球科学与工程系:54.51% 
- 
生物工程系:49.82% 
- 
化学工程系:45.07% 
- 
航空航天系:44.07% 
这些专业的共同点是:申请人数不算特别多,整体学术门槛依然高,但竞争压力没那么极端。如果你本身有兴趣,完全值得列入备选。
拒信盘点:成绩优异≠稳拿offer
光看数据可能还没那么肉疼,但看看真实案例,你会更直观地感受到帝国理工的残酷。
化学专业——竞赛+高分照样被拒
- 
成绩背景:ESAT考试平均8.5分,UKChO全球前35。 
- 
结果:化学专业直接拒信。 
- 
细节:该生还申请了化工,但因为IC只发一个offer,化学先被拒。 
👉别盲目迷信竞赛,帝国理工的审核逻辑和牛剑不同,不能单靠一两项亮点。
生物专业——6个A*也挡不住拒信
- 
成绩背景:A-Level 6个A*。 
- 
结果:早早被拒,甚至没等到统一的三月拒信批次。 
- 
对比:同一位同学还拿到了剑桥面试机会。 
👉 个人陈述PS质量不高,或者预估成绩与IC要求不完全匹配。帝国理工很看重申请材料的整体逻辑和动机。
生物化学专业——超强履历也秒拒
- 
成绩背景:预测4A*,AS平均95%;完成4篇5000字research essay,其中一篇已发表;在牛津实验室实习;多项竞赛经历。 
- 
结果:10月7日提交UCAS,10月9日就收到了拒信。 
👉 两天闪拒,背后很可能是系统层面的预筛,说明即便有牛津背景科研经历,帝国理工依旧不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