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改革核心:从标准化测试到能力画像
2026年1月,托福考试将迎来历史性变革,其核心在于从传统的标准化测试向能力画像转变。此次改革聚焦四大突破点,重新定义了语言测评的底层逻辑。
多阶段自适应测试
阅读与听力模块将根据考生实时表现动态调整难度。例如,首模块正确率超过70%的考生将进入高阶题库,题目复杂度与学术场景深度结合。ETS采用智能出题系统,通过算法优化题库更新频率,大幅降低原题重复率。这种设计使测试精度提升30%,能更真实反映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场景化内容重构
口语与写作话题全面升级,新增小组讨论、电话沟通、项目策划等真实场景模拟,替代传统的抽象命题。例如,写作部分取消独立作文,改为“学术讨论”题型,要求考生在10分钟内整合教授与学生的观点并提出原创见解。同时,考试内容减少希腊神话等小众文化元素,增加多元文化议题,确保全球考生公平竞争。
双轨制评分体系
在保留0-120分传统评分的基础上,新增1-6分CEFR(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评分,实现与雅思、剑桥英语等国际测评体系的无缝对接。例如,CEFR B2级对应托福72-94分,这种直观的对标方式将极大便利院校录取与学分转换。
技术赋能考试体验
全球考场统一更换Koss定制立体声耳机,解决传统设备音质不均的痛点;家庭版考试引入AI辅助身份验证与ETS专属监考团队,实现“技术防作弊 + 人工复核”双保险。出分时间压缩至72小时内,为申请季提供更灵活的时间窗口。
0 2
国际课程考试格局:分化与协同并存
此次改革是全球教育测评体系变革浪潮的缩影,需从三大维度观察其连锁效应。
美国考试的自适应化共识
AP考试:2025年5月起9门科目全面机考,2026年新增计算机科学A等科目,Bluebook系统支持分阶段自适应测试。
SAT考试:2025年实现全数字化,阅读与数学模块均采用两阶段自适应设计,高难度模块单题分值提升30%。
研究生考试:GRE、GMAT已全面采用自适应机制,多邻国英语测试凭借“1小时考试 + 48小时出分”的优势,成为留学申请的重要补充选项。
英国考试的传统坚守与局部创新
雅思考试:2025年机考出分时间缩短至1天,但核心仍为线性测试;口语与写作新增职场沟通场景,但未引入自适应机制。
A-Level考试:中国区6门核心科目采用独立试卷,题目更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学术写作,但考试形式保持传统。
IB课程的渐进式转型
IB虽计划2026年试点机考,但核心评测仍以课程作业 + 大考为主。新增的“变革领导力”项目(占14分)强调真实问题解决能力,与托福的场景化改革形成呼应。
0 3
备考策略:以不变应万变的硬核逻辑
能力为本的学习范式
学术英语筑基:通过精读学术论文、模拟学术讨论等训练,提升复杂文本分析与批判性表达能力。托福新增的“学术讨论”题型,本质是考查学生整合多方观点并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是国外学习必须要有的,也是在学习AP、Alevel、IB等这些课程和参加考试的时候考查的。
写在最后
托福改革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教育评估体系向真实性、公平性、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对于学生而言,与其焦虑考试形式的变化,不如回归语言学习的本质 —— 用英语思考、用英语沟通、用英语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