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就业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又一批留学生即将完成海外学业,陆续返回国内开启职业生涯。2025年,伴随多项与留学生归国相关的政策调整,若在回国前未能妥善处理关键手续,可能对后续求职、落户甚至个人信用记录带来诸多不便。不必担心,就业中心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为大家梳理了回国前需办理的重要事项,并附上具体流程与实用建议,助你平稳过渡、顺利融入国内的发展节奏。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学历学位认证:回国发展的必备凭证
2025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留服”)发布了新修订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指南》,对认证材料和流程作出部分调整。新政策明确要求申请者在境外累计实际停留时间不少于180天,且线上学习时间不纳入计算。值得注意的是,留服中心现已引入“不予受理通知单”机制——每位申请者仅有一次提交机会,若材料有误或不全,将无法再次提交。
因此,请务必提前备齐以下材料:
-
二寸证件照;
-
留学期间使用的护照(包括签证页和出入境记录);
-
国外学历学位证书及成绩单的原件;
-
中英文翻译件(须由专业涉外翻译机构盖章,个人翻译无效);
-
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学历认证需经过初审、评估、核查、审核及复审等多个环节。部分流程需境外院校及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建议申请人严格遵循官方指引自行办理,不推荐委托第三方机构代办。
特别提醒:2025年起须通过“移民局12367”APP完成人脸识别并同步出入境记录。成绩单需通过院校官方邮箱直接发送至留服中心。认证周期约为15-20个工作日,费用为360元。
▍档案归档:勿让档案成为“无主之物”
根据2025年十部门联合发布的相关规定,留学生需将在国(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认证、成绩单、工作证明等材料及时归档。严禁个人自行保管档案,应存放于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档案的完整性关乎未来就业、落户与社会保障等重要事务,请务必在回国后尽快办理归档,以免影响后续发展。
不同人群归档方式有所区别:
-
有国内学籍者(如本科毕业后出国):向原档案保管机构补充海外学历相关材料;
-
高中毕业直接出国者:需在户籍地人才中心新建人事档案;
-
在职留学归国人员:由当前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更新档案内容。
▍重要资料备份:关键文件一个都不能少
-
校园邮箱:毕业前后学校邮箱可能被停用,建议将课程资料、考试通知、教授推荐信等重要文件转发至个人邮箱,并将教务系统中的联系方式更新为常用邮箱。务必下载并保存所有与学业相关的电子凭证。
-
成绩单与学位证:原件请随身携带,避免放入托运行李。同时制作电子扫描件,采用“云存储+移动硬盘”双重备份。可提前准备3–5份经官方认证的副本,方便日后使用。
▍离境前必做: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
银行账户:回国前请携带证件至银行网点办理注销,确认是否绑定自动扣费服务(如流媒体订阅等),结清所有欠款并转出余款。若已回国,可通过邮件申请注销。
-
电话卡:不要轻信“自动注销”,部分号码停机后仍可能产生费用。注销前请解绑所有学校及软件账户。合约机用户须付清余款,以免影响信用记录。
-
房屋退租:建议提前1–2个月按合同书面通知房东。退租前做好清洁、恢复房屋原状,并与房东共同验收、签署交接文件。保留所有沟通记录,直至押金全额退还。部分国家法律规定房东需在特定期限内(如英国为28天)退还押金,超时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建议提前了解当地法规。
▍了解政策红利:善用专属福利
2025年,各地持续推出面向留学生的支持政策,涵盖落户、租房、购车及创业等多方面。
-
落户政策:北京、上海等城市放宽留学生落户门槛。例如上海最新政策表明:世界排名前50高校的毕业生全职工作即可直接落户,无社保缴纳要求;51–100名高校毕业生仅需缴纳6个月社保。留学生创业企业核心成员也可通过社保条件申请落户,配偶及子女可随迁。广州、深圳等城市实施在线“零门槛”落户。
-
租房补贴:上海部分区域提供每月0.7万–3万元的补贴,最长6个月;广州黄埔区为本科学历者提供2万元补贴,番禺区每月1500元,最长24个月;深圳提供一次性租房补贴1.5万元;北京部分区域及企业提供短期优惠住房或宿舍。
-
购车免税:在海外学习一年以上、毕业两年内回国、并于一年内购车,可免征进口零部件关税与车辆购置税,部分车型优惠幅度明显,新能源车还可叠加政府补贴。
-
创业支持:上海浦东新区提供至高15万元无息贷款,科技类项目可获更多基金支持;北京设立“归国创业专项资金”,对通过评审的项目给予企业开办补助;深圳、广州等地也为留学生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和科研经费支持。
▍把握应届生身份:积极争取优质机会
应届生身份是进入许多企业的重要条件,多数校招岗位仅面向应届毕业生开放。目前多家企业已放宽招聘年限,尚未落实工作的同学仍有较多机会。
实用建议:
-
精准筛选岗位:通过企业官网和招聘平台查找与专业和方向匹配的岗位,密切关注网申截止时间;
-
参与企业宣讲: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宣讲会,主动提问互动,加深企业印象,进一步了解岗位需求;
-
优化个人简历:根据不同岗位调整简历内容,以实际案例和数据突出个人能力;
-
提前准备笔面试:搜集目标企业的往年试题,针对性准备中英文自我介绍与专业问题应答。
从学历认证到政策应用,再到求职准备,每一个环节都值得认真对待。希望这份指南能助你顺利安排回国事务,平稳开启国内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