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八月到来,秋招逐渐成为许多求职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对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政策支持加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2024年留学生回国求职人数同比增长20%,达到2018年的两倍,其中硕士和博士学历者占比达到八成,商科和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的求职者较为集中。
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教育培训和留学咨询机构是目前吸纳海归人才较多的领域,其次是咨询服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在求职投递方面,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受到较多关注,职能类、管理类岗位以及行政专员、人力资源专员、总经理助理等职位投递量居前。
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的海归投递人数增长速度高于一二线城市。这一现象与这些城市通过税收减免、住房补贴和科研支持等措施吸引人才相关。
与此同时,海归人才的求职偏好与行业发展趋势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呼应。尤其在互联网领域,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相关岗位需求持续增长,与海归群体对该行业的兴趣形成了一定的供需匹配。
近期,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美团、小米和滴滴等发布了2026届校招计划,招聘总人数超过5万。其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岗位占比较高。
阿里巴巴于本月启动2026届秋季校招,面向2025年11月至2026年10月毕业的海内外应届生,计划发放超过7000个录用通知。与春季招聘相比,阿里巴巴此次加大了AI人才的招聘比例,相关岗位占比超过六成,部分业务部门如阿里云、阿里国际、钉钉和高德等占比更高。
小米公司也发布了2026届全球校招通知,面向2026届海内外毕业生开放了包括软件研发、硬件研发、算法、产品、运营等16类职位。
字节跳动于8月4日正式启动2026校园招聘,为应届毕业生提供5000多个岗位,覆盖研发、产品、运营等八个职类。
美团此次秋招计划招聘6000人,面向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毕业的海内外院校学生,设置了多项专项计划,包括AI产品经理提前批、境外业务校招等。
从这些企业的招聘动向中可以看出,本次秋招呈现出招聘规模较大、AI岗位占比显著、覆盖范围较广等特点,同时对留学生也较为友好。
基于目前的就业环境和秋招动态,我们为正在或计划参与秋招的同学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把握国内校招的时间节点。国内校招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秋招主要集中在8月至12月,春招则在次年3月至5月。建议留学生在出国前就了解自己的毕业时间安排,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求职计划。
二是善用线上资源,克服地域限制。对于暂时不便回国的留学生,可通过招聘平台、企业官网和公众号等渠道投递简历,也可通过学长学姐获取内推机会。远程面试也是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减少地域带来的限制。
三是注重丰富实践经历,提升就业竞争力。建议留学生在校期间多参加与目标岗位相关的实习、竞赛或职业考试,将经历转化为经验,从而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随着秋招的展开,互联网企业的招聘布局和各行业对海归人才的需求,为留学生回国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关注新兴领域、把握城市发展机遇,结合清晰的时间规划、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持续的竞争力提升,有望帮助留学生在秋招中找到适合的方向,顺利开启国内职业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