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准备日本留学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 我到底该先读“研究生预科”呢,还是直接考“修士”?
在做这个选择之前,我们得首先来了解这2个名词的概念。
1 什么是“研究生”?
首先说明:这里的“研究生”不是国内的“硕士研究生”!
在日本,“研究生”是日本大学特有的一种非学历课程,性质类似旁听生或预科生,日文称为 「研究生(けんきゅうせい)」。是“申请制”,而不是考试。
✅ 适合人群:
想进目标教授研究室,但又觉得修士考试有难度
日语 or 专业能力暂时不够,需要过渡时间
想边适应日本的学术环境,提升日语及研究能力边准备考试的人
研究生期间会做什么?
和教授沟通研究方向
查文献 + 旁听研究室课程
参加修士 or 博士入试(才是获取学位的途径)
2什么是“修士直升”?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日本大学院入试,一旦合格就是正式的“修士/博士学生”。是“考试制”,需要笔试+面试。
✅ 适合人群:
有JLPT 或托福/托业/雅思等语言成绩
专业基础扎实,研究主题明确
想节省时间,直接获得学历的人
一般要求:
教授愿意接收(需提前套磁)
准备研究计划书等出愿材料
参加入试(笔试+面试,有时还有英语测试)
3准备建议
✅ 如果你选择 研究生:
文商科建议 N1,理工科建议 N2(最低 N3 + 英语可沟通)
提前发邮件联系教授(套磁是关键❗)
准备材料:研究计划书、志望理由书、成绩单、推荐信等
日语和英语中至少掌握一门可以跟指导教授顺畅沟通的语言。对于文科专业,面试通常以日语为主;而理工科则比较灵活,多为日语与英语兼用,具体的面试语言可在联系教授时事先确认。
✅ 如果你选择 修士直升:
准备好语言成绩,文商科专业一般要求日语N1以上,理工科专业则建议日语N2以上,同时,部分理工类仅要求提交英语成绩(如 TOEFL 或 TOEIC),无需提交日语能力证明。
提前套磁,最好能拿到教授“意向回复”,尤其是对于出愿前必须取得教授内诺的院校。
研究计划书必须具备研究性,不能写成读书报告式,应明确提出研究问题、方法及预期成果。
强化口语练习,面试时口语表达能力直接影响与教授的沟通效果及考试结果。
强化专业知识,重点攻克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過去問),提升应试能力与知识应用水平。
4常见误区
“读了研究生就能稳上修士” → ❌ 错!你还得考试
“研究生很轻松” → ❌ 有的教授比正式生还严格
“修士直升太难考” → ❌ 准备充分,一样能上岸
✅ 我的建议
早准备、早套磁、早规划时间线(建议提前1年开始)
选教授>选学校!教授不收你,学校再好也没用
日语和英语都不能放掉(计划书+面试都用得上)
研究生是过渡,修士/博士才是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