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际高等教育机构QS正式发布了2026年全球大学最新排名,引发热议。
有人兴奋,有人焦虑,也有人一边刷榜单一边陷入选校的“信息过载”。
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14年排名前列、香港大学跻身第11的消息迅速刷屏。但除了看“谁上谁下”,我们更应该思考:排名对我们真正意味着什么?
为此,新东方美国本科留学团队特别邀请多位长期深耕申请一线的导师,结合这份榜单,为即将准备留学的同学们带来更实用的选校建议和解读,帮你理清思路、少走弯路。
排名是一面镜子,不是人生的终点线
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延续往年评价体系,继续从学术声誉、雇主评价、师生比例、国际化程度、研究影响力等维度出发评估院校表现。虽然官方曾透露会加入“国际学生多样性”这一新指标,但目前尚未实际纳入评估。
从榜单来看,美国共有26所高校进入全球前100,显示出整体科研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稳定发挥。港校的表现也令人关注,尤其是香港大学,排名稳步上升,成为亚洲院校中的亮眼存在。
导师团说了啥?3个关键问题帮你选校不迷路
我们请到几位拥有丰富申请经验的导师,围绕排名变化与选校建议,展开了深入对话:
Q1:这份榜单最让你意外的地方是什么?
Kimi老师(纽大学姐/美本规划导师):
今年美本部分学校的排名提升非常明显,比如JHU、芝大、BU等,说明这些学校在全球学术影响力上持续发力。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排名好”不等于“适合你”。在选校上,还是要回到自己未来想学什么、适合怎样的环境。
Q2:QS与U.S. News到底有啥不同?哪个更值得看?
Jaw老师(申请顾问/前招生官):
这两个榜单的评估方式不同,QS更重“声誉”,而U.S. News则偏向教育质量与学术产出。从本科申请角度看,U.S. News适合只申请美本的学生参考;如果你考虑多国申请或者未来研究生也打算出国,那QS的综合维度会更有参考意义。
**但不管看哪个榜单,排名只是参考维度,不是决定因素。**真正影响你四年后回头看这段经历的是:你是否选了一所让你成长、让你收获、让你拓展眼界的学校。
Q3:想申请美本,有哪些实用建议?
Kimi老师:
今年排名靠前的学校大多在文书中强调专业动机(比如why major),而不是泛泛而谈。建议同学们提前梳理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和未来计划,尤其理工类院校,项目匹配度和科研资源比排名更重要。
选校不是一场追风游戏,而是一次人生规划
和天气一样,排名有时会变。选校不能只盯着榜单上的数字,而要关注学校能为你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课程和资源。
你能否适应课堂节奏?
学校是否提供你想探索的专业路径?
导师资源、学术机会、校园文化,是否与你的目标契合?
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明确答案,那么无论学校排在第几,它都可能成为你走向未来的真正起点。